高考作文该如何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
台湾考题倡导开放多元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台湾也开始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请看台湾2011年联考国文试卷作文题目: 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
台湾考题倡导开放多元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台湾也开始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请看台湾2011年联考国文试卷作文题目:
引导写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做出第六八四号解释,认定大学生如不满学校的处分, 有权可提起诉愿和行政诉讼。台湾大学李校长表示,依据《大学法》的规定,学校在法律的范围内有自治权,学生也有很多申诉管道;大法官做出这项解释,可能造成学校和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何维持和谐,避免陷于紧张,而影响教学活动,是学校和学生双方面都应关心的问题。对大法官的这项解释和李校长的反应,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请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为题,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文体不拘,文长不限。
题目评分标准这样说明:
由于考生必须针对试题画底线的文字作答,因此文章内容不可仅有自身经验或所见所闻,必须略事提及《大学法》或学生拥有申诉权,否则至多给A-(18~21分)。此外,试题并未要求考生站在学校或学生的角度说理,因此只要论述言之成理即可,无须预设立场。由于题干特别说明“以你在学校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闻”,因此文中必须具体举例,否则至多给A-(18~21分)。
显而易见,题目倡导开放、多元、理性的思维,没有非此即彼,也不存在观点正误,强调的是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其核心是公民素质的训练。
我们应该出什么样的作文题
可见,通过阅读写作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是当今教育的世界性趋向。但对比我们当下的教育,情况似乎并不乐观。2011年年底,学术英语机构杜克教育发布《2011中国SAT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SAT考试(俗称美国高考)作为学术英语的测量工具。在对2011年大陆六城市参加SAT考试学生为主的2500份SAT模考有效样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描述了中国学生学术英语的现实状况。报告提到,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近300分。这近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充分说明了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究其原因,高考语文难脱干系。众所周知,高考一向在当下中国教育中起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今年的高考作文固然以材料作文为主,但这些材料不是褒扬品德高尚的好人好事,便是一些包含某种人生哲理(出题者认为)的小故事,缺乏能扣紧社会变化脉搏、有质量、有深度的题目,很难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往年相比,没什么突破。并且,从这些试题背后,也看出出题者的思维方式。
有道是:批评容易建设难。为了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笔者不揣浅陋,试拟几道作文题供读者批评:
1.“与时俱进”已是当今社会共识,但是否在所有的方面?请发表你的观点,并以例证支持你的观点。
2.今天,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拥有一款最新的苹果iPhone4手机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有人为此节衣缩食,甚至不惜举债。在你看来,拥有苹果iPhone 4手机是否能提高幸福感?请以例子支持你的观点。
3.每到暑假,国内一些名校便成了旅游团的热门“景点”,成群游客涌入校园,给学校秩序带来困扰。有些学校只好采取“限游”的方式来控制人数。但此举也遭致一些网友的反对,认为高校是社会的公共资源,国民也有权利参观。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笔者为语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研究员、北师大(微博)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近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教育研究,并出版著作《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现任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策划研发室主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