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看似学得累实则“缺营养”(2)
现行语文教育营养不良 “很多大学生入校以后,我发现他们几乎什么书都没看过。”唐晓敏说。 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学生们的负担并不轻。而且整个社会都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人们一直在讨论如何降低
现行语文教育营养不良
“很多大学生入校以后,我发现他们几乎什么书都没看过。”唐晓敏说。
虽然没读什么书,但是学生们的负担并不轻。而且整个社会都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人们一直在讨论如何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能快乐地学习。不久前出台的新课标,就减少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但是,有专家认为,至少对语文学科来说,这并不是医治学生负担过重的药方。
“其实,这种负担重只是表面现象,其真正的根源不在于多认了多少字,而在于用教英语的方式教汉语。把文章肢解为一个个的单句、一个个的词语、一个个的单字。”唐晓敏说。
“其实,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不要高一、高二,反正高一、高二学的那些东西高三也不考,就直接复习、做题、训练,高三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浙江省语文教师王彤彤说。
王彤彤的话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学语文的现状。“一直以来我们都说语文不仅仅具有工具性,但是,即使我们把语文降低到最低的工具性这一点上,我们的学生都无法达到。他们认识了很多字,会分析很多句子结构,就是无法出口成章。有个考上公务员(微博)的毕业生曾经给我打过电话‘老师,您当时教的那个公文应该怎么写?’有时想想真的很悲哀。”王彤彤说。
“我曾经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判卷,”唐晓敏教授说,“很多学生的文章看似发散思维,其实只是熟练地把很多材料进行堆积,仔细看看没有什么逻辑,跟自己的心灵更是毫无关系。”
都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要降低学业的难度,有些业内人士却认为至少对于语文这一科目来说,并不是这样的。
唐晓敏介绍,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比我们现在的教材难度要大得多。周汝昌曾经讲过,自己在上高小时,课本所选的古文就有《岳阳楼记》、《秋声赋》、《病梅馆记》、《祭妹文》。“那时的学习是以篇章为本位,追求的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理解了整个篇章,其中的字词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现在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不停地降低篇章的难度,学生们在发下新书的前一周就能把课文读完,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难度,老师只能布置作业,让学生不停地进行重复性的练习。
“我们的语文教育教材选择不精练、不吸引人,还掺杂了太多的没有太大难度的内容,使得我们学生看起来学得很累,但事实上却‘营养不良’,没有让内心丰富起来。”唐晓敏说。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