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为寒门学子开小灶?这建议不靠谱
黄瑶 在日前举行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北京大学(微博)教授文东茅抛出了一项高考(微博)招生的改革方案引起关注。在这项“高校招生N X计划”中,重点大学可把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分成N和X两部分,N按高
黄瑶
在日前举行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北京大学(微博)教授文东茅抛出了一项高考(微博)招生的改革方案引起关注。在这项“高校招生N X计划”中,重点大学可把在各省的招生计划分成N和X两部分,N按高分到低分录取,X专门留给农村学生和寒门子弟。X这个数字一般不会很大,可以是2%、3%或5%。比如,某校在某省招生100人,N就可以是98,X是2。其中,X所代表的2个名额,专门留给该省的农村学生和寒门子弟。
清华大学(微博)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减分优惠政策时,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子处于劣势,非农业户口学生更容易申请成功。目前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高考成绩平均相差40分左右,近年来北京高校录取的农村学生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越是高层次院校,农村学生的比例越低。
为了直接提高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而给予特殊的招生照顾,文东茅表示,这个计划在操作上也比较简单,只要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多填一栏,考试院相应增加一次投档机会就可以。实施“高校招生N X计划”真的有文教授描述得那么简单吗?有人质疑这样的高考改革设计可能为权贵提供寻租空间,更有人直言:如果北大放开X项的自主招生,“你一个校长一个书记怎么抵抗北京上千个部级干部的条子?”
另外,如今获自主招生学生中,农村学生仅占1.9%,而近七成来自城市。自主招生偏重考查个人的综合素质,以现今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环境,如何能让早已习惯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广大农村考生,在从未经历过的自主招生面试时从容应对、对答如流?
另外,假设即便这一计划能够让极少数的农村学子上了大学,也难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很多收入微薄的乡村教师,穷尽一生也没教出一个大学生。如果教育发展的相关资金不能够向农村地区适当倾斜,如果不能大幅降低学费,那么越来越多农村寒门子弟放弃高考的现象依然不会终结。笔者认为,为农村学生和寒门子弟单列招生计划的想法值得称赞,然而,至少从目前看想要付诸实践难度很大。从高考移民(微博)、高考加分、教育以及社会竞争不公平等乱象中可以推断,要有效实现该构想、真正惠及寒门子弟,还有着相当多的障碍。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