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重庆:属本科院校将缩减 专科招生提高质量替代扩招(2)

时间:2012-05-16 19: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消极影响 1 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会严重地影响师



  消极影响

  1 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会严重地影响师资水平。

  2 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

  3 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这导致很多学校背上巨额债务。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由于债务问题,很多高校的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

  背景

  90年代中期经济增速放缓

  专家建议扩招促内需增长

  1993年~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软着陆,使通货膨胀率下降,但同时,经济增速也大大放缓,国内需求疲软。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建议高校扩招,并指出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等。

  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之前,我国高校扩招年均增长8.5%,但1999年增速达47.4%,招生总数近160万人(见图表)。

  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疲软

  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其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收大学毕业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同时,在1992年到1998年,由于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原因,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

  经济方面,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极高。通过1993年~1996年的软着陆,使通货膨胀率成功下降,但同时,经济增速也大大放缓,国内需求疲软。

  教育部2008年反思扩招

  据悉,汤敏提交的建议书名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高校招生量一倍的建议》。该建议书列举了扩招的的几大理由:包括企改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等。中央采纳建议之后,很快制定了扩招计划。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意味着我国大规模扩招正式开始。

  事实上,中国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但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近160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

  2008年,教育部放缓扩招比例至5%,同时,开始反思扩招,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据新快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