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穷”高校咋频出巨贪?

时间:2012-05-01 17: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近一个月内,长春大学师生茶余饭后议论着该校原副校长门树廷受贿一案:2003年至2011年间,门树廷利用自己负责学校后勤和基建的职务之便,索取和收受他人贿赂939万余元。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门树廷无期徒

近一个月内,长春大学师生茶余饭后议论着该校原副校长门树廷受贿一案:2003年至2011年间,门树廷利用自己负责学校后勤和基建的职务之便,索取和收受他人贿赂939万余元。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门树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财产100万元。(据4月18日《中国青年报》)“学校这么穷,没想到副校长能受贿近千万元!”长春大学一大学生在了解了整个案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气愤地说。因为与门树廷“富得流油”相对应的,则是学校整体的“寒酸”:该校的软硬件不如其他省属高校,比如学校公寓很紧张,宿舍人数多、环境差,学生的奖学金经常被拖延一学期才发等。

表面上看,我国高校很穷,有的甚至负债累累。其实,许多高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门树廷受贿一案也并非个案,他只是众多典型案件之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来源多元化,加之其自主决策权扩大、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经济等因素,高校的经费大幅增加。因此,我国高校进入了腐败易发多发期,尤其基建领域已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多年来,尽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多数高校,普遍加强了对高校基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整治基建工程领域腐败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但高校基建腐败仍屡禁不止。

作为培养建设祖国栋梁的高校,本是圣洁的殿堂,容不得半点腐败,但为何会频发腐败窝案大案呢?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有问题。

一是权力过于集中在个别领导(校长)手中,学校的一切事情基本上都是由校长或副校长个人说了算。比如许多建设项目都是由校长授权给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直接管理,而很少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再说,即使开会讨论,也是个形式而已。因为校长忙于其他大事,一般顾不上细枝末节的问题;或者他们本身也在其中谋私,因此只好假装糊涂,任由副职处理一切事务。另外,让一些并不懂经济的人去管校建项目,必然会出问题。

二是监管不到位。许多高校是政府办的,按照有关规定,高校同样也设立了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监管部门。但实际上这些部门都很难发挥自身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让这些部门监督学校领导,那等于让下级监督上级或左手监督右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再说,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政府平常是不会去过问学校的事情的。

三是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如今,高校资金来源已从原来仅为财政拨款发展为现在的财政拨款、学费、产业上交、社会捐赠、科研经费和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据报道,全国有112所211工程学校至今没有一所高校实施财务公开的。国家财政到底为这些学校拨付了多少资金?学校向学生收了多少学费?产业上交、社会捐赠、科研经费和银行贷款究竟又是多少?学校一年开支了多少?节余了多少?负债了多少?等等这些数目,学校既不向社会公布,也不向学校师生公布,不管对政府,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一笔糊涂帐,又让他们如何监督?这样,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难免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搞腐败,等有关部门发现了,已成大案,同时也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因此,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让腐败分子无机会贪、不敢贪、不愿贪。一是要破除权力过于集中问题,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二是要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要建立财务公开透明制度,让一切都处在阳光之下。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