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2.htm

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2-04-21 16:22来源:互联网 作者:admin 点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于2012年秋季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求。

  (二)是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基本由必修课主宰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是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成果,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我省起始于2006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较好地推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加强了学校的课程意识,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改革并没有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过度应试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未成为自觉行动。改革不进则退,必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前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才能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有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

  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五)基本原则

  要坚持多样化原则,推进高中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局面,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要坚持选择性原则,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自主选择课程制度,为学生有个性学习创造条件。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价值观教学,为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定课程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六)调结构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选修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之中。高中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jaxfeedback.htm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