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鸭梨山大” 考前焦虑困扰中学生(2)
升学“鸭梨山大”,考前焦虑困扰中学生 C 考生此时需要的不是“上发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心灵的真正放松的时候,人的力量才最大。”许老师说。因此,根据班主
升学“鸭梨山大”,考前焦虑困扰中学生
C 考生此时需要的不是“上发条”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说过:心灵的真正放松的时候,人的力量才最大。”许老师说。因此,根据班主任和同学们的需要,以班为单位,做团体心理游戏,如: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你是啥动物,就要大声叫》;训练自信的游戏《疾风知劲草》;放松情绪的游戏《雪花飘飘》;训练静心的游戏《心静如水》等。“高三的学生玩起集体游戏很认真。”
王女士的女儿在郑州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她告诉记者,女儿平时住校,每周只回家住一天。最近她发现女儿突然胖了不少。“一个月足足胖了10多斤!我问她咋吃成这样,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女儿告诉我她一紧张就想往嘴里塞东西吃,孩子她爸在家倒是紧张得茶饭不思,一个月下来暴瘦了9斤!”
学校对高三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测试》,对检测出来有中度考试焦虑和重度考试焦虑的同学进行商量沟通,进行专门的系统的心理减压训练。针对高三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和辅导。“比如4月份,随着高考的临近,有同学开始浮躁和焦虑,我们会开展《我入静,我入神》讲座。”
高三家长怎样与孩子配合是很有学问的。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给孩子“减分”;家长应该以自身乐观的情绪,稳定的心态,细腻的方法,倾听孩子的烦恼,来感染、引导和激励孩子,这样才能给孩子“加分”。学校给家长开展了讲座,《做孩子心灵的按摩师》内容涉及让家长走出五大心理误区;考生家长的最佳心态;考生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等。许小安老师说:“另外,我们还制定了《高三家长备考心理手册》和《学子心理备考手册》。”
D 请诸位家长不要先“被高考”
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心理老师朱丽告诉记者,她经常听到家长言之凿凿,“家有考生,真难啊!”可是,孩子们的心声,家长却不一定都知道。“小彭(化名)是个男生,今年17岁,高三学生,最近一个月以来,心烦气躁,尤其在家里,倍感压抑。据其描述,以前回到家,都是先吃饭,说说笑笑聊两句,再回屋学习。现在,每次回到家,听见屋里明明有电视声音,知道他一回来,电视声音全无,父母满脸堆笑,连连说‘儿子辛苦了,快吃点东西,赶紧学习。’这还不算,每到周末,想看个报纸休息会儿,他们都会说时间紧迫,等高考后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小彭为此放弃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他知道高考何等重要。”朱丽老师说。
据朱丽老师介绍,高三考生的家长现在存在很多“被高考”的现象,其焦虑紧张程度完全不亚于考生。“表现有孩子在家,绝对不能看电视,看报纸杂志等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家人之间说话细声细语,走路蹑手蹑脚,尽量把声音压到最低;不吃任何零食,以防有响动影响孩子学习休息;一切东西靠边站,高考最重要,整天无心工作,担心孩子丢三落四;家长对孩子要求高,认为高考成功可以光耀门楣,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失眠;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提醒吃饭,提醒穿衣,提醒路上注意安全,提醒带好文具,提醒……本来这些提醒无可厚非,但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反复唠叨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朱丽老师指出,家长切勿越俎代庖,家长只要做好自己。考生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备考氛围应该是一个温馨、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切勿拿其他孩子和自己孩子比;别跟孩子成绩太“较劲”。高三的学习之路不仅是知识的考验,更是心理的历练,几次模拟考试下来,他们就像出征的将军,也会有筋疲力尽之感,只要一直在努力着,家长应对孩子多鼓励;做好后勤保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家长后期做好服务工作,少言语,少掺和,懂事的孩子不要过多干涉。饮食搭配上不要改变太多,符合平时的生理习惯即可;不临时“过分”关心孩子情况。平时不管不问,临近考试,问这问那,这是最让考生头疼的事情。(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