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2012招生计划及历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化工大学(微博)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文、法、管理、经济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化工、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微博)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已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文、法、管理、经济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化工、材料、化学、化工过程机械主干学科特色鲜明,其中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过程机械类学科的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高校前列。教师人均科技经费、SCI收录论文数、发明专利和获国家科技奖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特色、就业等情况
1、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形成了“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确立并提出了多目标(multi-objective)、多模块(multi-module)与多途径(multi-path)的“3M”人才培养模式,其依托的培养途径包括:按大类招生、优秀生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际班、理科实验班、法学实验班、订单式培养、双学位和主辅修制、本硕及本硕博连读、开放式办学(与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合作研究以及联合培养、出国深造、海外带薪实习、海外暑期学校等项目)、校际间学分互认、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讨课、学科竞赛以及设立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等。
2、学校开设国际班,采用与国外合作大学的“3 1 1”或“2 2” 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大化工和工程材料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大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化工类和材料类工程技术和管理卓越人才。达到学校相关要求(详见学校本科招生网)直接入选国际班的学生,学校将为其提供用于支付本校及国外联合培养大学学费的全额奖学金资助。
3、面向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在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实现就业的学生比例稳步提升,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近5年我校共有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1116人,其中当年7月份一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就业学生中出国深造为134人,占12.0%;考研(微博)学生260人,占23.3%。就业学生中去国家及地方机关的94人,占派遣人数的13.0%;去国有大中型企业202人,占27.3%;去外资企业173人,占24.0%。就业人员中,在北京城区工作的占93%,其中朝阳区和海淀区人数最多,分别占27%和23%。
2012年招生计划情况:
1、2012年学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3530人,北京市招生计划160人,其中理工类计划154人,含提前批次社会体育专业计划9人。提前批次文理兼收工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计划6人。
2、学校继续增加了优势和特色专业计划在京的投放比例,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特色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占在京招生计划总数的77.5%。在京新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能源化学工程,计划4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新能源产业领域有关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含碳能源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3、学校预留5%左右的在京招生计划,用于招收二志愿的理工类高分考生,高考(微博)成绩要求高出我校在京一志愿提档线40分以上,且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学校近四年来二志愿考生的录取最低分数一般高出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75—116分。同时学校预留部分招生计划,用于在生源好的情况下增投计划。
4、学校有5个按大类招生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金融数学方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与金融方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其中,生物工程类、电子信息工程和工商管理类这3个按大类招生专业在京招生。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