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时评:“异地高考”侵犯京沪考生的权益?

时间:2012-03-06 17:25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今日人物:异地高考生  上榜理由:教育部官员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不能影响“京沪考生权益”  N徐德国  最近“异地高考”问题再度引发舆论关注。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解决异

  今日人物:异地高考生

  上榜理由:教育部官员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不能影响“京沪考生权益”

  N徐德国

  最近“异地高考”问题再度引发舆论关注。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要想到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各地政府将根据情况决定允许异地高考的最后实现年限。(3月5日新华网)

  大学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允许异地高考,势必对京沪考生造成影响。这如同分蛋糕,增加人数,人均获取蛋糕量肯定会减少。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为997.1万名,异地高考引发的利益冲突已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京沪名牌大学对当地户籍考生有优待,不仅录取名额多于外省,录取标准也相对宽松。允许异地高考后,异地考生很可能挤占他们的名额,但这是不是有损其权益呢?我们不能把特权当成权益,北大、复旦在录取上采取双重标准,已是不公,舆论希望消除这种不公的呼声久矣。

  京沪考生的权益应得到保障,但这指保障其报考权、公平录取权等,若异地考生考得更好,让一些本地考生无缘进北大,这是公平竞争,而非侵犯权益。当然,在教育不公现象没得到遏制前,允许异地高考存在两难:一方面随迁子女参加高考难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即一些外地考生有机会搭乘高考不公平的快车。

  解决两难问题,还是要强调高考录取的公平,如果北大复旦面向全国各地都按一样的分数线录取,那么,异地考生就会出现分流,而不是都涌向北京上海。

  不然,异地高考可能变味,本来是为了解决随迁子女考试问题,最后成为许多家长“领先一步”的选择,为了孩子,不知有多少家长提前若干年到北京上海打工,以便孩子获得异地高考资格。而这,更是北京上海无法承受之重。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