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整体解读

时间:2012-01-09 15: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12是北京市是实行新高考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本轮课改的最后一年考试。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高考会继续加大课改的步伐,在命题改革与考查范围上作重大调整。作为第一轮课改的最后一年,2012版《考试说明》相对于

  2012是北京市是实行新高考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本轮课改的最后一年考试。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高考会继续加大课改的步伐,在命题改革与考查范围上作重大调整。作为第一轮课改的最后一年,2012版《考试说明》相对于2011年几乎是一字不变,所列112个考点以及考查要求也未作调整;可以说在考查范围上的稳定会有利于广大教师与考生的复习备考。

  但是我们也可以肯定,在高考改革进入“加速跑”的当下,2012年的命题形式上,一定会又在2011年的基础上作出更多新的尝试。这也是我们广大复习备考的教师与考生要特别留意的。以为把最近三五年内的高考题以及模拟题做熟练会高考就“万事大吉”,甚至认为“只要做好基础题就能上名牌大学”,这样的复习观念显然是落后的。随着高考中档试题的难度整体下降,中档题的区分效果明显下降,能产生差别的往往是那些体现出学生独立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新” 题。

  我们看到,其实2011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中的主干题,依然是“熟练”的学生能条件反射般的“解答”的。我记得试卷一公布,我们学而思的一位老师就直接给同学们写出了一篇“秒杀”北京高考部分试题“攻略”。为什么能读完题后就“秒杀”?因为多年对试题作出的“研究”表明:如果试题多年稳定,那么那些“聪明”的老师研究这些试题后,他会发现只要教给学生“简装版“的“高考物理学”针对性的用以解高考题,必然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功效上成功的多。比如 2011年北京高考的电路动态分析题,因为高考不涉及“网络”,很多老师就在高考的范围内总结出“串反并同”的解题口诀就直接秒了,根本不需要根据物理原理分析。还比如当下高考热门的摩擦力问题考查,由于只考查一维上的摩擦力,所以部分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教的口诀就变成了“同向相搓,快助慢,慢阻快;反向相搓,彼此阻碍。”这样学的话甚至根本不需要学习教材上关于摩擦力的知识。

  可以说,高考题的主体还是稳定的,这是人心所向。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课改的命题原则是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科学素养,尤其是明确提出的探究能力。所以高考复习不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思维的速度与“条件反射式”的答题能力。我记得几年前北大的几位老教授在《物理教育》等期刊上批评现有高考体制中的问题,最集中的一条就是,命题形式的僵化与固化是导致应试教育的最直接原因。我们现在在高考中不断的调整命题形式,可以说是时不我待,必须为之。但是调整的度一定是现有的学生的教师能接受的,比如北大赵凯华教授提出应该允许少量高考题不在高考考纲内出,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激烈反对:“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中国的高考如果脱离了大纲、教材是行不通的, 这会给高中教学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上我们分析了2012高考的稳定与变革的必然性,那么我们的考生不禁要问:“针对新的命题形式,我们该如何备考,新高考的‘稳’与‘变’对于我们这些可怜的每天埋头做12小时题的高三考生,究竟有些什么指导?”或者“我们老师应该做什么工作能帮到学生?”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