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修课为嘛反客为主?
忽如一夜春风来,高校选修课就这样出现了百花齐放、没有最潮只有更潮的热闹景象。关于选修课,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相比必修课,它只是道配菜,就像一桌酒席除了鸡鸭鱼肉之外必须配点小菜甜点,学分少,但不修又
忽如一夜春风来,高校选修课就这样出现了百花齐放、没有最潮只有更潮的热闹景象。关于选修课,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相比必修课,它只是道配菜,就像一桌酒席除了鸡鸭鱼肉之外必须配点小菜甜点,学分少,但不修又凑不齐学校规定的学分数量。不过,最近这一两年,关于高校选修课的新闻不少,因为一些新奇课程的出现,让从前被学生视为“鸡肋”的选修课成了“香饽饽”,在媒体报道和学生们的日常议论中,选修课渐渐成为了主角。在“潮”课不断出现后,选修课也成为学生们珍藏大学美好时光的一部分。
学生
从前“必须逃”,现在“抢不上”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是一度在大学生中间流传的“逃课秘籍”。因为选修课学分少,所以不大被学生重视。但是,现在的选修课,关键词不再是“逃”,而是“抢”了。
南开大学大三学生安欣告诉记者,上大学后,最让她紧张的不是考试,而是在网上选公共选修课。就像现在在网上买火车票一样,一些比较火的选修课,名额只有几十个,大家都想选,开始选课后如果不能眼明手快,名额会很快被人抢去。上学期,她特别想选一门网络小说的选修课,可因为手慢了,还是没有抢上,遗憾了很久。
老师
从前不得不开,现在想着法儿开
不只是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有转变,任课教师们如今也对选修课格外青睐。天津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老师说,学校要求老师要开设公共选修课,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挠头,因为平常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就很重,选修课课程虽然少,但从备课、讲课到准备考试一点都不比必修课轻松,学生往往还不愿意上。不过当她去年开设了一门关于各朝代流行文化的选修课后,发现学生们上课的热情比专业课还大,“现在每学期在上交开课计划前,我都要绞尽脑汁,想着怎样才能把选修课的内容设置得更有趣、更吸引人一些,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来上课。”
课程
从前太学术,如今很新潮
如果你是十年前上大学的人,有机会看看如今大学里的选修课,肯定会很无奈地说一句:“羡慕嫉妒恨。”因为,和之前单一的选修课相比,如今的选修课很炫很时髦。
在本市公路系统上班的职员刘薇是天津一所高校2000级的学生,她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将自己学生时代的作业本、考试卷等都保存得很好。大学时每个学期的选课单她也珍藏着,上面的公共选修课一栏中无非写着“继承法”“文本研究”“生物技术”等字眼,这些跨专业又不得不修学分的选修课让她当时疲于应付。但如今当她的校友表妹同样拿出选课单时,上面的课程只看名称就足够吸引人——《葡萄酒鉴赏与品尝》《武侠小说中情爱方程式》《超级女声现象分析》……刘薇不得不感叹:时代不同了,选修课已大不一样。
■本期关注
《哈利·波特》风靡时,有多少同学是在课堂上冒着被老师发现的危险,偷偷地看小说?现实中没有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所以,他只被允许存在于学生们的课外生活中,偶尔有老师在课堂上提起哈利·波特,那也只是用来作为调动课堂气氛的作料。
可现在,哈利·波特有机会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了。这几天中山大学(微博)医学院正在进行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的选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课程名称赫然出现在选修课的系统中。最初学生以为是眼花或是玩笑,但不管大家信还是不信,这门选修课就这样出现了。
记者昨日在该校网站上找到了这门选修课的相关信息。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为陈素琴,课程学分为1学分,“容量”是“100名血色汉纳根”(指所招的学生数量),共20课时。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周开始,每周一上三节课。而在选课学生要求一栏中,则赫然写着——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