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自主招生:倡导每日微行动(2)
语文:约30题,20—25分钟;数学:约30题,40—45分钟;英语:约30题,25—30分钟;理科群Ⅰ(物理、化学):约30题,30—35分钟;理科群Ⅱ(生物、信息技术):约25题,20—25分钟;文科群Ⅰ(历史、地理、政治)
语文:约30题,20—25分钟;数学:约30题,40—45分钟;英语:约30题,25—30分钟;理科群Ⅰ(物理、化学):约30题,30—35分钟;理科群Ⅱ(生物、信息技术):约25题,20—25分钟;文科群Ⅰ(历史、地理、政治):共约50题,25—30分钟。
第四,答题顺序如何制订?
180分钟内完成200道试题,平均每题只有54秒的答题时间。为此,每位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事先制订应对策略。
首先,优势学科优先抓分。各科目题目的分值是相等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容易得分的程度是不同的。要先将优先的时间分配给自己的优势学科,保证优势学科中能拿的分数统统“落袋为安”。分数到手,心态也好了,底气也有了。
其次,文科题目速战速决。文科题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般无法通过逻辑推理等办法推导答案,因此千万不要“恋战”。记住:时间=机会=分数!
接着,每门学科一做到底。做做语文,发现做不下去了;再看数学,做了两道又不会了;再跳到英语,发现词汇犹如天书……考试中,最忌上述这种在几门学科之间“跳来跳去”的做法,因为很多时间就浪费在这个过程中了。
最后,先易后难学会放弃。对每一门学科来说,做题时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花费大量时间答对1题,很有可能是以放弃答对几题的机会为代价的!
第五,如何涂卡?
可根据个人平时填涂习惯,每完成一题即填涂或完成一学科后一起填涂。由于答题时可能碰到先放弃部分难题的情况,所以每次填涂都要核对题号与选项,防止错填、串填。一旦发生串填的情况,就可能会对后面所有试题造成影响,引发“连锁反应”,这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
一般来说,我们反对完成所有试题后才涂卡的做法。因为填涂200题的时间不好掌握,安排少了易致手忙脚乱,安排多了则又浪费了答题的时间。
过来人经验
搞定“千分考”,还得靠积累
曹杨二中一位参加了2011年复旦“千分考”的考生告诉笔者:尽管考前曾经试着做过历届复旦自主招生题,但在实际参加考试时仍感到措手不及,总的来说就是“复习到的没考到”。
为了准备这次复旦千分考,这位考生寒假里也抓紧时间重新复习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可临考才发现这种考前突击效果并不好。试题涵盖面广、文科考点细、理科思维量大是考试时遇到的主要困难。这些都是外面教科书上完全无法顾及到的。特别是政治学科的三道时政题以及化学学科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题目,完全在大家意料之外,也只有那些抽空关心时政以及平时注重生活积累的同学暗自庆幸了。所以要搞定千分考,只能靠平时的努力,英语四级词汇、物理全国卷要求,都不是在一个月内能够理解、领悟的。
在考试时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200道题三小时完成,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五十四秒,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也成为胜败的关键之一。这位学生在考试时先以15分钟完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物理及计算机,之后仅用45分钟就将除数学及英语阅读之外的所有题目大致过了一遍,才算是有时间笃定地进行数学计算。最后用余下的时间做自己之前不大有把握的难题,才算是勉强将自己能抓分的题都完成。但由于之前复习方法欠妥当,大量知识点没复习到位,在时间基本充裕的情况下还是只完成了130题左右。
另外还有的就是运气了,200道题就算复习得再怎么细致也总会有几十题是在能力范围之外的,此时会猜题也是一项重要技能,说穿了,考试时的“直觉”也源自于平时的知识积累。那么,怎样猜答案呢?建议从期望值看:如四个选项都不能排除时,则期望值为负,应当空着不猜;若只能排除一个,期望值为0.33,应考虑全卷做题量,谨慎为之;若能排除两个,期望值为1.5,应该搏一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