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高校“掐尖战”师生齐犯难 保证高考才是硬道理(2)

时间:2011-12-13 17: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小林还给记者算了笔帐,以其心仪大学人民大学为例:去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获得笔试资格的只有4500余人,进入面试的剩下1400余人,最终只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这个不到4%的获取资格率让她“望而却步”。“关

小林还给记者算了笔帐,以其心仪大学人民大学为例:去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获得笔试资格的只有4500余人,进入面试的剩下1400余人,最终只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这个不到4%的获取资格率让她“望而却步”。“关键是,这几百人也只是获得或多或少的优惠条件而已,真正能否考上还是要看高考发挥呢!”

作为自主招生进校的过来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姗姗对此也有同感。成绩向来优秀的她当年也参加了多家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并曾经纠结紧张。最后,她的高考成绩高过了她所报考高校的专业分数线。“其实,当时老师和家长都劝我不要凑热闹,高考只要正常发挥就可以如愿入读心仪大学,但那时半个班的同学都报了,大家都说‘有分数优惠干嘛不报’?所以我也随大流了。”

姗姗说,事实上,她们班上最后得到优惠条件的只有三个人,而且都是不需要降分就可以读名校的尖子生。“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当时很多人都很盲目,事实上,自主招生是真的增加了大部分学生入读名校的筹码?还是高校间抢生源的策略?真的要重新衡量。”她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要估量好投入和产出的比率,客观估计成功率,不要“人报我报”。

中学:应接不暇 备考方式不会变

记者采访了多家市内中学的老师,他们普遍表示,高校一年一变,越变越复杂的自主招生“攻势”,确实让他们应接不暇。更有中学老师笑说,看学生的资料已经成为这段时间每天的主要工作。甚至比备课花的时间和精力还多。

“我们赞成和欢迎高校加大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但是要规范。”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李子良建议,能否规定高校的自主招生报名集中在一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不要拖得太长,以免影响正常的备考。

而对于如何在众多名校之间遴选推荐生,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明确,学校不会刻意给学生“定位”。“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色和要求,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学校,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吴颖民说,对于校荐,学校会将各高校的招生要求公布,让学生自主报名,再参照报名学生三年的平均成绩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定。“推荐招生一定要按照流程进行,将把选拔结果公示,并参照老师和学生的意见,保证选拔的公平性。”而对于自荐,学校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的同时也会结合学生实际,作出理性的引导。

那么,针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各种调整,中学备考课程又是否会因此改变呢?被访学校老师都表示,无论自主招生办法如何改,备考模式都不会变。华附教导主任吴青表示,该校高三没有相应的自主招生课程,不开课,也不指导,主要是通过高一、高二的选修课来进行。选修课主要在周六,以特长为主,不限课内知识,还有课外知识,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选修,为今后自主招生做准备。

■专家支招

面对高考的加分诱惑,很多高考学生会动心报考。对于他们而言,通过了自主招生考试就如同给高考“上保险”。那么,如何才能突破重围,获得这份“保单”呢?专家指出,结合自身优势特长选报,处理好考试和复习的关系是关键。

秘方一: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大胆参加

有业内人士分析,一般来说,自主招生考核指标集中在平时成绩、竞赛成绩、特长优势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校还必须要求应届生才能参加。“如果学生这些条件都相对优秀,还是应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毕竟有了加分照顾,高考的出路自然更广些。”华中科技大学招生负责人提醒,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不断增加,竞争激烈程度更趋白热化,家长和考生对这种潜在的不利因素一定要心里有数。

秘方二:

申请材料要有“亮点”

当前正处于自主招生考生申请材料准备和上报期。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应遵循如实、简明、突出亮点的原则,尽早准备申请材料。(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