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面临高考困局 同班同学被户口决定命运(2)
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看似问题不大,但由于目前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制,江苏的教材和北京大相径庭,“这就意味着丽丽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在北京上学,回到江苏还要重新适应,这个转换的时间和精力是孩子难以承受的。
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看似问题不大,但由于目前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制,江苏的教材和北京大相径庭,“这就意味着丽丽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在北京上学,回到江苏还要重新适应,这个转换的时间和精力是孩子难以承受的。如果丽丽能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话,以她这样的成绩考进一本大学是完全不成问题的,现在如果回江苏考试,她很可能只能上一个三本学校甚至是专科,这多么不公平!只是因为户籍制度,她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甚至因为这样的高考,她的人生可能就被毁了!”
一位家长指出了像丽丽这样的孩子的三种出路:“在高考户籍限制下,我们这些孩子的未来是什么?一种是被出国,一种是被留守,还有一种是提前辍学。”
异地高考的民间努力
从2005年起就有家长开始进行努力,一些家长走上北京街头,发放传单,向市民征集签名,寻求对“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支持。他们甚至还建立了“我要高考”网站,作为维权的平台。该网站显示,截至12月6日,他们已经获得5.8万余名市民的签名支持。
他们也向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他们已经连续10多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2011年10月29日下午,部分家长甚至还组织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公布了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方案建议,应“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这个被媒体称为“异地高考民间方案”的发布会,也得到了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多名专家学者的支持。
而就在此前的10月26日,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等15人联名向总理上书,建议立即废止教育部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同时呼吁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这两个事件,被视为呼吁异地高考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京籍家长与非京籍家长的论争
张女士当然非常支持对异地高考的呼吁,“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要公平正义吗,这就是社会中最简单的公平问题。”
她认为,不让异地高考有点像以前的“血统论”,户籍就是孩子的血统,“孩子应当凭借实力去竞争,而不是依靠户籍保护,这种保护是极不公平的。因为事实上它保护了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使得他们在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认为不用努力学习,考个中不溜也能在北京上大学。”
但王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如果要我对异地高考表态的话,我觉得这样反而是不公平。中国人口太多了,如果真放宽高考政策的话,可能有无数人要到北京参加考试,外地学生更能吃苦,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应试能力也要强于北京的考生,这样的话会有多少北京孩子吃亏?”
王先生表示:“我们当年到北京来奋斗打拼,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小孩儿能过上比别人强的生活么?如果政策说改就改,那我们之前的努力不就全部白费了吗?人都是自私的,哪些北京家长愿意这样!相对于异地高考生而言,拥有北京市户口的本地高考生占多数,理所应当要维护多数人的权益。”
他认为,教育公平问题只能逐渐改进,且不能忽视市民的生活舒适度。“现在北京交通对私家车限号了还这么拥堵,医院人满为患,连生孩子找个医院都困难,况且北京的人口已经超出控制目标,放开的后果是大家都不得安宁”。
这种争议早已延伸到了网络上。今年3月24日,在“e度教育论坛”上一个网友发帖称:“我代表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家长郑重声明——不支持外地孩子在京参加中高考”,这个帖子竟然在这个小众论坛里获得7万多的点击率,有高达127页共计1260条回帖,双方所持观点跟张女士和王先生的差不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