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包围高校 跑偏的教育谁之过?(2)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漫画 单君 人生真的非成功不可吗?是谁断定了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成功人生除了成功或者失败,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成功的定义如此狭隘吗?当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这个世俗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漫画 单君
人生真的非成功不可吗?是谁断定了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成功人生除了成功或者失败,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成功的定义如此狭隘吗?当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这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的时候,我们的“成功”教育,是否应当真正反思呢?
浮躁风气造成大学生速成心理
“成功学”风潮为大学生虚构了一个炫目前景。它究竟能否给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成功途径?无法确定。但从记者近日对本市部分大学生进行的关于成功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追求名利的浮躁风气已让不少大学生难以平静。
在“你认为成功标志是什么?”一题中,七成大学生选择了“一定额度的财富收入”以及“一定的社会地位”,认为“拥有和睦家庭”比例不足一成。针对于“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家庭背景”,“社会大环境”也拥有压倒性优势。
调查还发现,对于“成功”,男生群体更具物欲色彩。选择有房有车及足够的金钱的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由此不难看出,男生以金钱为物质基础和以地位为衡量标准的倾向更为明显。
谁是你眼里的成功人士?作为一道开放题,记者并没有给出选项,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这道题更像是对成功商业人士进行票选。比尔·盖茨、李开复、马化腾、李嘉诚、李彦宏、俞敏洪……能排进大学生心目中成功人士前十位的,除了作家韩寒和郭敬明,其他清一色是商业奇才。
专家:有种“毒药”叫成功学
“它抓住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而社会浮躁促使青年具有速成心理,也使他们以‘成功学’为标准,不讲是非,没有底线。”面对大学生都被置于“成功或失败”的二元对立语境,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王虹翔主任说道。
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文元也撰文表示,为了搞清成功学的奥秘,他曾专门去听一个台湾成功学大师的授课。他说这位成功学大师讲的,无非是“去掉我执”、“返璞归真”之类的禅言或道论,而且错漏百出。他的观感是:“明明授课者在‘我执’,却要听者去掉‘我执’;明明授课者是在进行‘现代化’运营,却让听者去铜臭,归璞真;明明授课者自己并未真正成功,却要喋喋不休地大讲成功之道……好一副霸道相。听后令我绝倒:原来不过如此如此。这哪里是成功学,分明是一种舌辩术,完全是效法苏秦、张仪故技,凭借成稔于胸的骗人说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成功学的幽灵已经游荡在高校上空。“整个社会和教育体系的功利,也让今天的学生只关注成功。传销式的成功学教育,会在学生中那么吃香,这些都是违背现代平等教育理念,违背教育规律,有损学生人格和心理的,而从功利的角度,就变得比较好理解——为了成功,为了名利,教育者可以用一切手段,而受教育者也逐渐习得不择手段。这样的成功和名利,变成了一种‘魔咒’和枷锁,对于人生与社会,有什么价值呢?”
本组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大学生关于成功标准调查
你认为的
成功标志是什么?
社会的尊敬和认可27%
一定额度的财富收入37%
一定的社会地位34%
和睦的家庭9%
其他3%
你认为成功
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个人综合能力21%
踏踏实实地奋斗21%
良好的社会环境25%
家庭背景31%
运气的眷顾2%
大学生在读期间,哪些活动有利于以后的成功?
积累实习和兼职经验35%
广积的人脉资源48%
参加社团活动25%
优秀的学习成绩12%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