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推“中学推荐制” “领军计划”无需笔试(2)
“拔尖计划”:为天才、偏才开辟通道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
“拔尖计划”:为天才、偏才开辟通道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为鼓励那些具有学术理想和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清华大学今年为他们量身制定了“拔尖计划”。清华大学将发挥综合性学科布局的优势,为本计划学生在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探索提供丰富的成长土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根据考生兴趣和特长,推荐名师作为学生导师;可加入清华大学学术科技创新团队,获得指导教师、创新经费、活动场地、实习机会等全方位支持;可优先获推荐参加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学术交流、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海外一流大学或科研单位研修、自主立项创新等。
学生在申请时主要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择一至两个清华大学的本科招生专业作为意向专业,并针对每个专业撰写一篇介绍个人专业认识、成果和志向的申请材料,经2名副高职称(含)以上相关领域专家联名向清华大学推荐。
清华大学组织专家组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需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并单独划定笔试通过分数线。笔试通过者参加清华大学安排的相应学科专业面试。材料审核、笔试和面试通过者,根据成绩在限定专业内给予降30分至60分的录取优惠。
作为清华大学科学选才、因材施招理念的尝试,清华大学在2011年自主招生复试环节首次在10个学科专业试点开展“学科专业评价”,对120余位有意向就读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专业面试,50余位考生获得了相应学科专业的自主认定。
“领军计划”:发掘未来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曾在201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讲话中提出,“清华的毕业生,既要注意全面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个性鲜明的,要在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各方面都成长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领军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2012年,清华大学将面向全国部分中学“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试行“领军计划”,希望通过这一计划发掘出未来领军人才的好苗子,并为他们量身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方案。
“领军计划”采用中学推荐的方式报名。清华大学将根据各中学近年考入清华大学学生的在校综合表现确定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名单和推荐人数。面试通过的学生高考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此外,根据面试的成绩给予最多加30分选专业的优惠政策(仅限该学生高考分数达到清华大学在该省录取分数线时有效)。
清华大学将在后续培养阶段重点关注通过本计划入学的学生,匹配多样化的教育资源,重点锻炼团队协作、组织协调和沟通表达等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入选“领军计划”的学生将被优先推荐参加清华大学学生骨干培养项目,赴海外知名大学交换学习,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社团组织和公益志愿等活动及锻炼。清华大学将为每位“领军计划”学生配备“双导师”,即一名所在院系专业老师和一名所在院系毕业的成功校友共同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全面发展。
于涵表示,2012年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是清华大学坚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坚持打破唯分数论、以多元标准选才的进一步探索。“新百年计划”的“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将分别为那些综合素质优异、特殊才华突出以及自强不息奋斗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进一步实现清华招生的追求——为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为促进教育公平而不懈努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