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的青春 北京大学一山西籍学子皮带自缢身亡
象牙塔内“阳光男孩”何以走向极端?一个月前,北京大学一名山西籍学子用皮带自缢,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一个在父母和乡邻眼里最有出息、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的好学生,在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校园里
象牙塔内“阳光男孩”何以走向极端?
一个月前,北京大学一名山西籍学子用皮带自缢,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一个在父母和乡邻眼里最有出息、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的好学生,在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校园里,用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18岁的生命。
来自山西的北大新生冯皓(化名)在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后的5天选择了自杀。10月1日晚,同样来自山西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二年级女生张某在宿舍自缢身亡。3天后的10月4日,苏州大学再传噩耗,一男一女两名大学生疑因感情问题双双自杀。
陨落的青春
9月15日下午,刚刚入读北大数学系仅三周的冯皓被室友发现在寝室阳台用皮带自缢。在送往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一周后,虽经全力抢救,从山西老家赶到北京的冯皓父母最终没能留住儿子。
在送引以为骄傲的儿子进入这所中国最负盛名大学一个月后,陪伴这对心碎的父母回到晋南老家的是他们心爱的儿子的骨灰盒。
冯皓来自晋南,是2011年通过校长实名制推荐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在北大数学系短暂的三周,他留给室友小李的印象是“很开朗”。北大开学后,冯皓在山西老乡的迎新晚会上曾是一个十余人节目的主演。
惟一让同学们能够记起的“异常”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冯皓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之后情绪就非常低落。中秋节那天,他给父母打过电话之后情绪再次激动起来,在宿舍里哭了好长时间,并流露出退学的想法。中秋节前后,他甚至几次跟室友讨论起了“活着好还是死了好”的问题。
陌生的环境,现实的落差,进入顶尖学府后的失落感在悄悄蚕食这个尖子生的自信。开始思考“生死”的冯皓试图在北大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外界的正面支撑。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一细节。
最终,还是父母感觉到了一丝异常。9月13日,中秋节后的第一天,冯皓的父母从老家专程赶往北京,开导儿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冯皓再次提出退学。冯皓父母则认为“考上北大不容易”,并找到北大相关部门咨询转系,但被告知可能性很小。
就在父母离开的第二天,悲剧发生了。
最后的稻草?
媒体的报道将冯皓出事与此前的一节“数学分析课”联系到了一起。根据惯例,这门课是北大数学系新生的必修课。在出事前的一节“数学分析课”上,老师给出了50个习题。与同宿舍室友不同的是,冯皓没能得满分,做对了49题。
北大数学系的不少新生反映大学数学很难,“跟高中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冯皓“出事前仍在解数学分析的习题”,不少媒体据此认为,冯皓在入学后遇到了学业上的困难。甚至有媒体称冯皓“因不会做数分作业产生自杀念头”。9月20日,北大未名BBS出现一则《关于数学分析课程的说明》,该帖的作者自称是冯皓的数学分析课老师。这位老师称,冯皓按时交了开课后第一周所留的作业。“每一道题都有正确、详细而严密的解答,思路明确,对基本概念理解得很好。第一周作业虽然不难,但很多学生的解答中逻辑有跳跃、论证不够严密,难得这位学生都给出了严密的论证!”“这门‘数学分析’课其实就是为数学学院学生开设的‘微积分’。而截至出事那天,这门课所讲的不过就是课程介绍与预备知识,所留作业也全部来自课本,皆属基本题型……其难度并不比第一周作业高。“我曾在第一次课上宣布,本学期作业占总分的5%,按完成情况(而不是按对错)给分。还讲了一个故事,内容是历史上的两位大数学家被邻居家的孩子问了一道中学数学题而不会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大数学家)。”(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