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我看作弊”(6)

时间:2011-10-10 14: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终于,考试结束了。考后的几个晚上,面对高分和同学羡慕的目光,小刚无地自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在那几个晚上,他想了很多…… 一天早上,小刚早早地起了床,向班主任办公室走去。他要向老师坦白一切,请求老师

终于,考试结束了。考后的几个晚上,面对高分和同学羡慕的目光,小刚无地自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在那几个晚上,他想了很多……

一天早上,小刚早早地起了床,向班主任办公室走去。他要向老师坦白一切,请求老师的原谅,因为他要告别舞弊,诚信考试。

(指导老师:高星云)

【点评】文章很真切的记下了小刚“第一次考试作弊”的经过,作者以时间为经,以作弊的为纬,经纬交织,条理清晰,尤其是对作弊过程及其心理的描绘,真实而又细腻:作弊前的焦急,作弊成功时的喜悦,害怕被发现时的担忧,考试后的内疚、后悔等等,既符合一位作弊初手的身份,有使文章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以作弊始,以告别作弊终,情节大起大落,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不过文章语言还歉洗练,题材陈旧。(高星云)

当你作弊的时候

张艳哲

作弊就是欺骗。往小处看,是欺骗了自己;往大处看,是欺骗了老师和同学;往更远看,则可能害人一生。

在我念初中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大大的看板,上面列出每个班级和导师。导师名字的下面,各写着6个名字,3个用蓝笔写的,是当月成绩前3名的同学;另外3个用红笔写的,是末3名。

我班上有位同学,每个月都“列名”其上。如果那个月的监考老师很松,他的名字是蓝色的;相反地,假使监考老师特别严,他的名字则是红色的。

有位同学很佩服他的“功力”,特别跑去“请益”,得到了几招。但是才上场,就被抓,记了大过。全班为此窃窃私语好一阵子,觉得真该被抓的没抓,却抓了“新手”,实在不公平。

但是到最后,大家获得一个结论——这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坏人有坏的天分,好人学不来,一有邪念,就会被逮。

“作弊”,这个词在英文里是“cheat”,也就是“欺骗”。

我觉得英文显然比中文形容得更妥当。因为“作弊”让人觉得无关痛痒,远不如 “欺骗”来得直接。

作弊就是欺骗。往小处看,是欺骗了自己,明明不知道,装作知道;往大处看,是欺骗了老师和同学,使原来公平的考试,变为不公平;往更远看,则可能害人一生。想想,如果参加重要的考试,你靠作弊被录取了,必然有人冤枉地被挤下去。如果因此而使那落榜的人志气消沉,不是害了人吗?

如果这世上有“因果报应”,会不会有一天报在你身上?就算不报,你的心又能安吗?

我非常欣赏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一无所知,除了知道我一无所知这件事之外”。

我也非常喜欢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必须承认,我在学生时代,也作过弊,甚至带过小抄。但我从没有因为作弊成绩好而得意,倒是曾经在大家都作弊时,坚持不作弊,虽然考得奇烂,却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我也必须承认,我曾经认为那些没用的科目,实在不值得读,可以靠作弊过关。

只是后来发现这世上没有白做的学问。许多在学校里认为无用的科目,后来都有了大用。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个笑话——

一班学生考试,成绩极糟。

“40个人,40种答案,没一个是对的。”老师不高兴地说。

最起码证明我们没人作弊。”学生们回答。

我觉得这笑话很有意思。作弊时我们不但因为欺骗而出卖了人格,且把活的知识变成死的答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是老师,我宁愿看到40个人,有40种答案。每个学生都坦荡荡地承认“我没念,我不会”,然后“绞尽脑汁,猜了一个”,也绝不希望见到一片作弊得来的标准答案以及在我宣读成绩时,不敢看我的惭愧的眼睛。

(指导老师:高星云)

【点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作弊在学校里虽不能说普遍存在,但也并不少见。本篇文字直白中肯,剖析深刻。指出作弊关乎个人人格,其实质是自欺欺人,害己害人。“世上没有白做的学问”,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学子思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