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九亩薄田供出俩县高考状元榜眼

时间:2011-09-29 16: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草窝窝里飞出一对金凤凰,在肥乡县毛演堡乡宋庄村,村民宋太山的俩儿子同时考上大学的消息传遍了全村。哥哥宋创创以627分的高分摘得县理科高考状元,并被四川大学录取;弟弟宋丁丁以577分的高分摘得县文科高考榜

  草窝窝里飞出一对金凤凰,在肥乡县毛演堡乡宋庄村,村民宋太山的俩儿子同时考上大学的消息传遍了全村。哥哥宋创创以627分的高分摘得县理科高考状元,并被四川大学录取;弟弟宋丁丁以577分的高分摘得县文科高考榜眼,并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7月25日,笔者得到消息后来到宋庄村,见到了宋创创、宋丁丁。高考后,兄弟俩就在地里帮助父母一起干农活。

  贫寒家庭:草窝窝里飞出一对金凤凰

  黑瘦的脸蛋,不搭配的穿着,一双不合脚的拖鞋,再加上刚剪了头发,虽然才毕业月余,但当宋创创站在村口接我们时,陪同笔者采访的苗学昌老师仍一下子没有认出来。“这孩子黑了、瘦了。”苗老师心疼地说。

  在宋创创的领引下,我们来到位于村中的家里时,宋太山夫妇刚从地里回来,他们一边洗着手上的泥巴一边招呼笔者进屋。笔者看到宋家院子破败,房屋陈旧而低矮,但屋内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奖状,散发着兄弟俩奋发图强的气息与勇气。交谈中,这对贫寒兄弟留给笔者的印象是,一个较为腼腆说话不多,一个善于交流性格外向。

  “孩子们很听话、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宋太山说,自己和妻子都不识字,一辈子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正是因为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宿命,所以才坚持让孩子读书。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兄弟俩从小都理解父母的不易,他们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高考中,宋创创、宋丁丁更是以627分和577分的好成绩,摘得全县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三名桂冠。一下子,在这个只有380人的小村子里,宋太山一家成了人人羡慕的“明星”。然而自豪的背后是无奈,在邻里街坊羡慕的目光中,宋太山夫妇也忍不住唉声叹气,家里经济困难,怎么供两兄弟同时上大学呀!

  伟大父亲:艰难支撑一个家

  “要不是父亲的支持,我们兄弟俩恐怕早就辍学了。”说起父亲的鼓励,兄弟俩显得很激动。

  宋庄村位于肥乡县毛演堡乡西边,位置偏僻,去年才修通了直接通往县城的公路。宋太山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年迈,长期患有心脑血管病,需常年吃药维持,他和妻子韩娣的平时一起耕种着9亩田地,以前还种些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一年有12000余元的收入,自从2009年妻子生病后,他只能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每年只能收入5000多元。这些钱除了兄弟俩交学费2000元外,剩下的都给父母和妻子买药了,兄弟俩每个月350元的生活费经常要借亲戚朋友的,等新粮食下来粜出去后赶紧还上,就这样艰难周转着供兄弟俩读书。”

  “今年种了一亩六分地大蒜,本来想卖个好价钱给孩子当学费,可谁知今年价格低的没有要,现在只能堆在家里。”两个儿子同时考上大学,让宋太山很有成就感,也很开心。但欢喜过后,兄弟俩每年2万多元的大学学费,让他又深深陷入愁困之中。“准备向亲戚朋友借点,再申请些助学贷款,实在不行就把家里粮食粜了,不管咋样,想啥法子也要让孩子们念书,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前程。”说起昂贵的大学学费,宋太山神情无奈而语气坚定。

  困难的生活让兄弟俩也曾想过放弃,但每次都是父亲的鼓励让他们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采访中,我们发现宋太山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思想进步,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有些教育方法和理念还很值得肯定和推崇。

  “我们的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只要孩子们有出息,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宋太山说,2009年妻子在市二院检查出子宫肌瘤,8000元的手术费用让这个本已穷困潦倒的家庭再也无力承受,为了降低治疗费用,他们托熟人找了个私人小医院做手术,本来说好手术费用5000元钱,出院时,院长看到他们生活实在困难,可怜他们又退回了500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