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生用网络打赢“空调战” 校长潜水看帖(2)
不过,住北区的同学也很委屈:“只道北区有设施,何人知缴电费时。” 趁着《哈利·波特》上映的热潮,装不了空调的南区同学还结合校史,创作了“七个碎片”的故事:“传说,要凑齐七个碎片复旦南区才会有空调。谈家
不过,住北区的同学也很委屈:“只道北区有设施,何人知缴电费时。”
趁着《哈利·波特》上映的热潮,装不了空调的南区同学还结合校史,创作了“七个碎片”的故事:“传说,要凑齐七个碎片复旦南区才会有空调。谈家桢的日记,苏步青的杯子,陈望道的帽子,陈建功的戒指,南区的流浪猫,淹在虬江底部的项链,最后一片在改建前的子彬院的旧宅里。只有凑齐这七片,复旦南区才会有空调……”
在所有的学生公寓中,枫林校区西苑是情况最复杂的,也是最晚才能够装上空调的公寓。
装不上空调的枫林学生们没有放过调侃的机会。9月初,一段2010级本科生军训合唱“我们要空调”的视频走红网络,其创作者正是枫林校区的学生。此时,其他校区的学生公寓基本都可以安装空调了。视频中,几十名复旦学生穿着迷彩服,以《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的曲调唱道:“枫林的,空调呢?我们要空调,我们要空调,本部张江有空调了,复旦校区有空调的真不少,白蚊帐里蚊虫叮咬受不了,用尽了樟脑蚊香,踩死了蜘蛛蟑螂,不要风扇,不要蚊香,不要蚊帐,我们要空调!”
不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会潜水看帖
和空调一样被调侃的还有一位人物——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学生们用戏谑的改编不断表达着自己的愿望:“江州司马青衫湿,玉良校长知不知”、“宅男汗尽宿舍里,南望玉良又一年”、“复旦安上空调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刚入夏时,上海一直阴雨绵绵,气温不高,同学们便将此戏称为“杨龙王”的“催泪降雨术”的功力,使得天气凉爽,不用装空调也可度日:“东海龙王杨玉良,翻云覆雨棋力强。交大猖狂安空调,怎敌虬江老龙王。”
成了被调侃的中心,校长杨玉良倒没生气,反而在网上“潜水”看学生的发帖:“有学生说,要把我绑到宿舍区住上三天,看看还安不安空调。”5月25日晚,复旦大学“励志讲坛”的主题虽然是谈大学治理,但讲坛一开始,杨玉良就谈起了空调问题,表示校区较老,工程大,开支多,不能马上全面改动,但空调一定会装;副校长许征也介绍了空调安装工作进度和困难,并向同学们道歉。6月的毕业典礼上,杨玉良再次表示,要尽快给学生们的宿舍安装空调。
校长的态度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认可和赞许。复旦大学软件学院2010级学生“独孤凌兰”在微博上说:“空调的事情一直是复旦的保留节目,调侃的成分大,认真的成分也有。杨校长是亲民型的老师,开得起玩笑。”
“要感谢杨校长,因为不是每个学校的校长都会潜水看帖的,毕竟校长很忙的,也不是每个潜水看帖的校长都愿意急学生之所急。”伍伶飞说,“但是大家欢呼校长英明的时候,可曾想过全国安空调的校长有几个?这位安空调的校长出现带有多少偶然性?我们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是依靠这种偶然性的因素,还是应该寻找一种更稳定更可靠的方式?”
假若校方完全不予理睬
这也就只是一个调侃罢了
“网络的方式比起传统的联名信什么的,成本更小。网上发个贴子,大家转转就是,不用跑来跑去,也不用花多少时间,鼠标点一下就表达了意见,而且潜在的风险还更小,在一次次的转发、评论中,早都找不到所谓的‘一小撮’了。大家在欢欢乐乐的氛围里就把事给说了。对于被提意见的一方来说,因为不尖锐,也不触犯或者挑战权威,也更容易接受。”复旦大学硕士生吴焕良觉得,学生用网络表达意见,是一种多方共赢的话语表达方式,大家皆大欢喜。
“但是,假若校方完全不予理睬,这也就只是一个调侃罢了。”吴焕良认为,这种方式对校方的要求很高。
面对学生们的调侃和嬉笑怒骂,复旦从校长到行政部门都给予了关注,并尝试与学生沟通。在工作进行中,学生工作部门和总务部门除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同学征求意见外,还鼓励学生通过校长信箱、学校官方微博和人人网等方式与校方沟通,对后续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