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升学过渡期 家长请陪孩子们共同度过

时间:2011-09-08 14: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开学季 悠长暑假中,有同学补上“短板”奋起直追,有同学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有同学钟情山水放飞梦想……新学期伊始,大家又重新回到校园中,面对着全新的知识体系,开始新一轮的拼搏。从暑假状态转入朝八晚五的规律

开学季

悠长暑假中,有同学补上“短板”奋起直追,有同学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有同学钟情山水放飞梦想……新学期伊始,大家又重新回到校园中,面对着全新的知识体系,开始新一轮的拼搏。从暑假状态转入朝八晚五的规律学习,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改进学习方法,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特别是升学转折点和毕业班的同学,能及早进入状态无疑是得了先机。资深的辅导老师指出,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帮助同学们迅速调整开学的“不适”,进入状态。

开学了,同学们,你们适应吗?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比别人更早地做准备,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就更能够有备无患,赢在起跑线上。

小升初

案例:暑期放松成绩回落

今年暑假,南海区的宁同学(化名)可谓过足了瘾。6月初,在小升初民校入学考试中,宁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门中学,全家欢呼雀跃之际,爸爸妈妈也着手实施奖励计划,带着他出去玩了一圈,后来又回老家住了一段日子,8月中旬才回到佛山。

暑假中几乎没有碰过课本,也没有暑假作业,刚开学,小宁就感觉到不适应。“很多科目,好像看不完,觉得很累。”小宁郁闷地说。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报读课外辅导班帮小宁度过过渡期。

经过咨询老师测试,发现小宁的成绩明显退步了。以他最引以为豪的英语科为例,在小升初考试中他几乎得了满分,可是经过了一个暑假,原来掌握的单词已经不会拼写了……

分析:“这种情况在小升初的学生中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基础不扎实,升学考试复习时候只是增强了短暂的记忆,很容易忘记。” 佛山新东方初中英语负责老师杨小红说。

佛山学习前线刘丙新老师介绍说,初中和小学在教学要求上有明显差异,初中的学科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也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所以有部分初一年级的新生,因为未掌握初中的学习要求和方法,突然就变得跟不上了。

推荐:初一新生从原来小学只有语、数、英三科,突然增加到历史、生物、地理等多个科目,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开学初期同学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初中的学习要求和掌握各科目的学习方法。在选择课外辅导班方面,可以挑选侧重于归纳总结类的课程,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渐渐掌握初中的学习方法。

例如佛山新东方的“初中走向名牌高中英语精品班”,针对初一的新生,使用新概念课程内容,结合学校每周的课程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初三

案例:学习心态很重要

初三毕业班的同学,面临的是继续升读高中或者进入职业学校,佛山每年中考只有50%左右的考生能够升读普通高中,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高考。这一年的冲刺是关键。

陈同学今年成功考入高中,但一年前,他曾经是个每科平均分只有20~30分的学生。“当时他父母非常焦急,只剩下初三这一年的时间了,但陈同学自己却不愿意学习。”辅导陈同学的谭老师介绍说,当时测评后发现陈同学各科的学习能力都不弱,就是心态比较懒散,没有进入初三的冲刺状态。于是谭老师帮陈同学设计了一对一辅导课程和心理成长课程,每天从学校放学后,陈同学就到佛山学习前线复习,从语、数、英三科基本学科开始,老师手把手地帮他搭建起这三科初中部分的基础框架,预习初三的知识点。大约两个月左右,陈同学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三科首次全部及格。成绩进步的喜悦激发了陈同学的学习信心,于是老师增加了补习的科目,经过一年的努力,陈同学终于如愿考上高中。

分析: 佛山学习前线谭渺丹老师分析说,初中的同学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初三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如果初一、初二的基础不扎实,面对初三既要学习新课,又要准备中考,学生会突然感觉无助和彷徨,这时候成绩就表现得大起大落,所以初三毕业班同学的心态调整非常重要。目前正值初三刚刚开学,压力并不是太重,正是调整心态的最好时机。(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