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独立学院独立后风险与机会并存

时间:2011-09-05 15: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今年3月,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别具意味:12所独立学院齐齐变身民办高校,相较于前几年的零星“独立”,这是独立学院第一次出现集体“独立潮”。 “独立潮”首次出现——没有母体校的光环,照样玩得转 哈尔滨剑桥学院

今年3月,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别具意味:12所独立学院齐齐变身民办高校,相较于前几年的零星“独立”,这是独立学院第一次出现集体“独立潮”。

“独立潮”首次出现——没有母体校的光环,照样玩得转

哈尔滨剑桥学院(原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在学院负责人的眼里,学院身份的转变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剑桥学院原来挂靠在黑龙江大学名下,招生上得到了母体校的支持。但目前学院各方面条件均已具备,没有必要继续挂靠。该负责人表示,双方在合作时,剑桥学院的人、财、物都是独立的,与黑龙江大学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所以独立过程中也不涉及人财物的矛盾。独立后,教师的待遇不变,生源状况也没有受到影响。

南方某独立学院负责人对这种合作关系解释得更明确,“在合办学院的时候,母体校只收管理费,不管人财物。我们和母体学校的关系多少有点像借用品牌资源的意思”。

2008年,教育部公布了第二十六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独立学院当年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自颁文凭、自授学位,这对于部分“靠牌子赚票子”的独立学院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不少独立学院的负责人回忆起这项政策,坦言都曾担忧过招生状况。不过,结果却很乐观:没有“红帽子”,依靠自身实力,完全可以玩得转。

武昌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朱涛立场鲜明地赞同母校独立:“长远看独立是壮大的需要,也是学校实力提升的标志。”在今年的求职季,他成功应聘广东一份年薪4.5万元的工作,并且成为公司新晋员工中唯一一个独立学院的毕业生。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别敦荣认为,在独立学院发展初期,公办大学的支撑功不可没,但是独立学院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单飞”是必然选择。一位独立学院负责人更是直言:当母体高校的积极作用发挥殆尽时,就会成为一种束缚,不利于独立学院的继续壮大。

母体校的优势不再,“闹分家”成为更强烈的现实诉求。多家独立学院几年前就开始酝酿“独立”,甚至挖空心思琢磨具有含金量的新校名。今年上半年,湖北这个独立学院保有量全国第一的教育大省,成为“独立运动”的急先锋。单武汉一地,就有包括武昌理工学院在内的四所独立学院转成民办高校。

独立意味着解放——民办高校更灵活,办学自主权更大

同样是《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设定了5年的改革过渡期。期满后,独立学院有三条“出路”: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存在、转民办高校、撤销或合并。独立,对于部分独立学院而言,意味着一次解放。民办高校管理机制相对灵活,这是最大的“体制优势”。但依附于母体高校的独立学院,在灵活度上难免会打折扣。

过去,有公办大学之名,少公办大学之实;与民办大学诸多类似,却缺少灵活的办学机制,被认为是独立学院长期面临的尴尬。2004年,还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武昌理工学院,瞅准社会需求想要开设软件工程专业,但是因为母体高校还未开办此专业,他们的申报最终流产。现在的武昌理工学院可直接面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专业。

独立,更意味着一笔经济账。哈尔滨华德学院(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华德技术应用学院)宣传部的郭林燕坦言,独立前后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再缴纳“冠名费”了,“这部分费用相当于学生学费的20%”。在郭林燕看来,节省下来的这笔费用可以用于很多事情,至少可以提高教师的待遇。

“以前,学校评个中级职称都要交给母体校,现在学校可以自评了,对老师肯定有好处。”学院自主权的提升,令南方某独立学院的教师也对本校的“独立”颇感认同。对于未来,武昌理工学院负责人很乐观:“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具备相应的发展环境,用不了太长时间,办学水平可以再上一层楼。”

独立后也有风险——师资结构不均、缺乏办学特色(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