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各式社团上阵招新 新生与社团的双向选择
寂静了一夏的大学校园日前迎来一批新的面孔。为了招揽大一新人,各式各样的社团使出多般武艺、各种招数。那么,大一新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呢? 各式社团上阵招新 进入大学校园不久,新同学就会面临一
寂静了一夏的大学校园日前迎来一批新的面孔。为了招揽大一新人,各式各样的社团使出多般武艺、各种招数。那么,大一新生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呢?
各式社团上阵招新
进入大学校园不久,新同学就会面临一个现象——各种学生社团纷至沓来的“纳新”。
记者走访了青岛两所大学,发现社团种类繁多,比如话剧社、文学社、影视协会、理论部、外语社、动漫社等等;社团的名字也让人眼花缭乱,如新月社,新影像协会,七彩华龄志愿者协会等;社团规模各不相同,有的社团据介绍说人员有上百人,学校每个院系都有人员参加,有的社团“小巧”一些,只由一个系里的10来人组成;各个社团招新时使出的招数也让人应接不暇,比如篮球部招新人员高大强壮、鹤立鸡群,动漫社做出漂亮的动漫展板,还有几名同学身着动漫中人物的服饰进行cosplay来赚人眼球,还有一些社团拿来乐器敲敲打打、载歌载舞吸引过路新生。
动漫社的招新人员、大二学生小刘说,招新是每个社团都很重视的工作,越标新立异越能吸引新生,队伍壮大之后,社团的人气、名气才能更旺。
“看见这些社团,我就能联想到日后的多彩生活。”在各个社团摊位前兜兜转转的大一新生小邓兴奋地对记者说。她告诉记者,她在进大学之前就想进话剧社,但是看到各种各样的社团,她还想加入外语社和志愿者协会,网球协会和影视协会也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我都怕参加不过来了。”
新生参团先“考试”
各个社团招新时虽热情洋溢、标新立异、煞费苦心,但新生想要进社团也是要经过“考试”的,一旦报名某个社团的人多,而自己又竞争不过别人,就不能进入心仪的社团。
外语社招新的同学告诉记者,他们每年招收30至40名新生,但是有时候报名的人达到上百人,他们会对新生进行面试,一般都是用外语进行对话。“外语不好的人不一定不能进我们团。”这名同学说,“有的新生说外语虽然磕磕巴巴,但是能看得出来是真心喜欢外语,而且非常努力地用外语来表达自己。这样的新生我们也收。”
文学社负责招新的大二学生小郑说,新生想要进文学社,最好先把自己写过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章带来,文学社会择优招收。“或者有的同学在网上写的日志、博客很好,点击量很高,这样的同学我们也欢迎。”他说。
想进动漫社的小王说,进动漫社的面试很有趣,其中一项是让新生模仿动漫里某一个人物形象,越是惟妙惟肖,过关的可能性就越大,“我觉得这样的面试很好,不会让人紧张,很受同学欢迎。”
大一新生小韩则对记者说,听学长们说有的社团招人比较宽松,比如志愿者协会;有的社团就很严格,甚至有初次面试和再次面试之说,比如话剧社,“没想到进社团还得先 ‘考试’,我真怕竞争不过人家。”
学姐学长有话要说
对于选择社团,大二大三的学生能给学弟学妹哪些建议呢?
海大大三学生小林认为,学弟学妹应该对社团做一些深入了解,比如社团的规模、每年活动次数、影响力等,不能只看表面。
小林说,有的社团规模较大,组织机构严谨有条理,获得的经费支持相应较多,活动也搞得比较正规,这样的社团就像小社会一样,新生能获得较大锻炼,不过这样的社团相对难进;有的社团规模小,活动较为松散、小型,对有些新生来讲可能锻炼不大,但是这种社团能给新生很大的施展空间,不必受大社团那种一级一级管制,可以自主搞一些灵活、有趣的活动,能够提升新生的管理和规划能力;有的社团看上去很“绚丽”,但组织懒散,每次搞活动乱乱哄哄,对新生锻炼不大;有的社团看上去“干巴巴”,但组织者很用心,搞出来的活动让团员深受其益。“比如我参加理论部之前,觉得这个部的名字很刻板、很严肃,担心没好活动,但是实际上我们部长经常能请到学院、学校的老教授,甚至社会知名人士来给大家做讲座,我觉得收获很大。”她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