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的暑假:三类毕业生群体的别样生活
人生中会面对很多个十字路口,高三时是一个。在这个十字路口,有人通过高考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期望,选择来年再战;也有人选择去异国他乡完成自己的梦想……站在18岁这个十字路口
人生中会面对很多个十字路口,高三时是一个。在这个十字路口,有人通过高考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有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期望,选择来年再战;也有人选择去异国他乡完成自己的梦想……站在18岁这个十字路口,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本报暑期特别报道的最后一期关注国内准大学生派、留学派、复读派三个群体的暑假生活,同时邀请专家对他们选择的新生活给出指导及建议。
不经意间,这个暑假即将结束,你过得怎么样?是否准备好迎接新的学习生活?但愿我们精心策划的《家长:暑假该送孩子去哪?》、《放下书本练习题 走进社会大课堂》、《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孩子暑假怎么过?》、《大运志愿者:这个暑假别样精彩》、《留守儿童:暑期教育和关爱谁来填补?》这些暑期报道给你带来一些帮助或思考,也希望在新的学期每个人都能过得充实、快乐。
旅游学习两不误
充分享受自由时光
【国内准大学生派】
深圳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陈丽月以645的高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高考一结束,她就迫不及待地与朋友开始了旅行,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惠州,这些地方她们用一周多的时间玩了个遍。
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陈丽月被小说里描绘的江南小巷深深吸引,特别想亲眼去看看,于是便有了这次旅行。旅行结束后,陈丽月的高考成绩也出来了。进入7月,也是考生填写志愿的时间,拿下学校文科状元的她填好志愿后,就静静地等待录取通知书。
陈丽月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阅读一些平时想看却没时间看的书。当得知自己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后,她提前看了一些跟专业有关的书。除此之外,她还帮助妈妈朋友家的孩子补习初中课程。
现在,离开学的日子也近了,陈丽月回到老家看望了爷爷奶奶。当总结起这个暑假,陈丽月表示:“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之前都忙着学习、考试,没什么时间去考虑一些事情,比如对之前生活的总结,比如如何让自己转变心态,来应对未来。”对于即将到来的象牙塔生活,她表示:“想去更远的地方,跟更多的人接触,锻炼自己。自己的适应能力挺强,不会担心不适应新的生活,反而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对于今年深圳的文科状元陈霜阳来说,这个暑假过得也比较充实。北京大学新生入学后都要参与英语分级考试,方便日后的英语教学,“所以暑假里我做了一些英语听力和阅读练习,准备应对开学后的英语考试。”
毕业于深圳中学的她没有担心即将到来的生活,“我们高中生活跟大学生活差不多,而且即使生活上有些不习惯,也没什么担心的!”8月27日,陈霜阳将去北京大学报到,“这几天收拾东西,就可以出发了!”
要对4年大学生活有规划
◎专家建议
刚进入象牙塔的同学们要注意些什么?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郁龙余认为最主要的是尽快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由老师督促学习、家长监督学习的模式转变到自主学习的模式是大学新生人生成败的关键。”
郁龙余表示,中学教育是由老师按部就班地安排,学生只要跟着安排走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大学的课程繁多、知识笼统,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中仅有的几门科目会在学生面前来来回回地出现,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也比较密切。然而大学的课程科目繁多,每个学期教授课程的老师不尽相同。很有可能在大学四年里某一位老师只教授过你一门课就“无缘相见”了。
“学生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老师是十分欢迎的”,郁龙余说,大学里每个班都有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学生有问题可以敞开心扉跟他们交流。不管是年长还是年轻的老师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渠道帮助有困惑或有困难的学生。郁龙余告诉记者,他就曾经资助过一位成绩优秀的日语系女学生。该学生跑到他办公室说明了家庭困难,随后在他的帮助下勤工俭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上海跨国企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