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源大战”谁之过?
高考录取已渐进尾声,而在录取现场之外,各高中学校对未录取考生的“生源大战”却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重点高中靠声誉、普通高中发奖金、民办高中大张旗鼓做宣传……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热闹背后,教育公
高考录取已渐进尾声,而在录取现场之外,各高中学校对未录取考生的“生源大战”却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重点高中靠声誉、普通高中发奖金、民办高中大张旗鼓做宣传……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在热闹背后,教育公平之路却日渐脱离本应正常的发展轨道……
生源之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7月28日一大早,在今年高考中取得602分成绩却未被理想大学录取的省会考生小雨(化名),在家长陪伴下来到石家庄二中报名,最终选择在这所家门口的重点中学复读。
“7月20日本科一批录取一结束,就有电话不断地打到家里来,既有小雨母校打来的,也有石家庄的几所重点中学,甚至还有衡水一所中学,不但打电话,老师还跑到家里和我的单位做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去自己学校复读。”小雨的父亲直言,在那一周里接电话接到头疼,每一个“游说”的老师都特别有耐心。
“这种成绩好、志愿填报失误没走了的考生,是各校争夺的焦点,复读一年说不定就能走个北大、清华。”小雨的班主任张老师如是说。
月10日上午,记者在省会一所普通高中的门前看到,虽然前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但“热烈祝贺我校今年本一上线考生120人、本科线上考生583人”的红色条幅依然在风中摇曳。
“学校有多少高三毕业生,本科线上考生这么多?”一位给孩子报名复读的家长疑惑地问。
“是有点儿水份,可不这么宣传怎么招生源呀?各学校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旁边一位“知情人士”笑着解释。
为招优质生源,各中学的办法可谓花样百出。一位重点中学的招生负责老师告诉记者,每年高考成绩一出来,学校就会把“上线但成绩不高的考生”汇总一个名单,不仅考生关心自己的录取结果,学校也颇为关心,因为这些考生将是“复读”的主力军,也是来年为校争光的“可靠保证”。
“为了招揽高分复读生,有的学校免学费、住宿费,有的发放奖学金,有的承诺给单科薄弱的学生开小灶,还有的学校规定老师每招来一个高分复读生发放千元奖励……”这位招生负责老师为学校在招生方面的“不遗余力”作出生动阐释:有了好生源,就能有高升学率;高升学率才能招揽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从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源大战”已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农村同样无法幸免;生源争夺的手法也不仅仅限于规劝、诱导,行政命令亦加入其中。
今年高考后,石家庄周边某县中学副校长,欲把儿子送到省会重点中学复读,先是该校校长出面劝解,其后是县教育局副局长、局长。理由很简单:如果校长的孩子都不在本县中学上,谁还在县中学上,没了好生源,县中学还怎么办下去?
当规劝无法见效后,“上面”抛出了“杀手锏”:孩子可以走,但家长需辞去“副校长”的职务。至今,这位副校长还在为如何处理此事而内心纠结不已。
既有主动参战、亦有无奈应战
近日,在央视公开曝光之后,省教育厅一纸命令,要求违规开办复读班的衡水二中清退3000名复读生,引起社会哗然。
这纸禁令也使衡水二中陷入两难境地:继续办复读班,违规;停办,3000名怀揣大学梦的孩子出路又将如何解决?
而社会舆论则普遍认为:板子只打在衡水二中一家身上,实是有失公允。
其实,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明文规定,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2008年,为了遏制抢拉生源的不正当竞争,包括石家庄一中、二中、衡水中学等在内的全省200多所公办省级示范性中学校长,共同签订了规范招生承诺书。其中一项内容便是,“公办高中不得利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或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生复读”。
但教育界人士坦言,“实际上真正践行承诺的学校并不多”。
在今年的高考中,省会一所知名高中对外公布的本一线上考生数据是1200余人。而这所中学注册在籍的高三学生也不过就1200余人,难道全部达到本一线了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