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通知书六宗“最” 玩新潮拼时尚(图)(2)
据介绍,这样的设计是寄语学子们拿着这本“知识的存折”,存入宝贵的知识财富。“存折”内页页眉的“雄鹰”在“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之上展翅高飞,还有着厚积薄发、即将高飞的寓意。 最“外貌”通知书 北京
据介绍,这样的设计是寄语学子们拿着这本“知识的存折”,存入宝贵的知识财富。“存折”内页页眉的“雄鹰”在“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之上展翅高飞,还有着厚积薄发、即将高飞的寓意。
最“外貌”通知书
北京语言大学
校园图片制个性信封
深黄色的通知书是北语自行设计的,上面机打了被录取考生的姓名。而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也是根据北语提供的图片而制作的个性化信封,在通知书的邮寄中也尚属首次。
这封录取通知书的邮件中除了通知书外,还有一张学生交费用的银联卡申请表、《新生入学须知》和该大学专用的新生行李签。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从高校拿到电子版的名址资料外,还有一份纸版的名址资料,以便于核对。而中转也是一对一专人运作,签字领取,责任到人。
专家观点
正方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博士付静
个性通知书值得学生珍藏
对学生而言,上大学是人生中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有个性的录取通知书更值得好好收藏。付静认为,学校的个性录取通知书应该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突出校训的精华,而不能比谁更花哨。
付静说,录取通知书是学生们毕业后对青春岁月的见证,是人生的积极体验。她个人很欣赏有个性、有文化底蕴的录取通知书。
反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
心思不应只体现于通知书
从近年来的大学招生和新生报到看,大学可谓动足脑筋,新招迭出。大学这样做,有时令大一新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可这种感觉一般维持不了多久。在不少大学,在新生入校的一两个月内,新生和学校处于“蜜月期”,同学们有什么需求老师们都会关照,随后彼此的感情就“转淡”。
这并不是否定大学为之付出的努力,而是希望他们能把这样的用心一直保持。如果只在招生和录取环节“费心思”,那这种行为就不得不让人质疑。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追求的不是社会关注和轰动效应,而应该给学生真实的教育。
本报记者郭莹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