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救助:山西太原为贫困学子打开希望之门
自2007年起,太原市慈善总会持续开展了“慈善、阳光、希望”慈善助学活动,至今已累计支出善款3985万元,帮助13617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太原市慈善总会办公室有许多受助贫困学子寄来的感谢信,“是大家的资
自2007年起,太原市慈善总会持续开展了“慈善、阳光、希望”慈善助学活动,至今已累计支出善款3985万元,帮助13617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太原市慈善总会办公室有许多受助贫困学子寄来的感谢信,“是大家的资助,让我和家人不再愁眉紧锁,我穷,但有了你们的帮助,让我上得起学,你们用各种方式资助我们,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一封感谢信里,无不流露着这样的心声。让他们由衷感谢的,是一项惠及贫困学子的活动。自2007年起,太原市慈善总会开展了“慈善、阳光、希望”慈善助学活动,至今已累计支出善款3985万元,帮助13617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阳曲县贫困家庭吴伟杰、吴伟洪双胞胎兄弟便是这项活动的受益者,在完成学业后,被选送到全国人大后勤服务中心做了厨师,每人每月1700元,兄弟俩每月要给家里寄回3000元;孤儿崔静在此项资助下,考取桂林师范大学,顺利完成了四年学业,今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7月21日,2011年 “慈善、阳光、希望”慈善助学活动启动,“慈善职业助学”“慈善学历助学”“慈善岗位助学”和“慈善一对一助学”四项具体助学举措,再一次为贫困学子圆梦校园打开救助之门。
职业助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免收各项费用,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招生,全部安排就业的全日制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成立三年来,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办学宗旨,实现了慈善助学模式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累计招收贫困家庭学子900名,目前已有197名学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今年,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再次面向太原市10个县(市、区)招收贫困家庭学子300名。”学校负责人介绍称。
该校招生对象为:具有太原市常住户口、家庭贫困的初、高中毕业生,品行优良,确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自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年龄在16-20周岁;热爱祖国,学习刻苦,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素质优良的;符合所报专业要求和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上学期间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在初(高)中学习阶段未受过法律制裁和学校纪律处分的。具体办法为: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可提出书面申请,携带所需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慈善会报名初审,填报《2011年慈善助学申请审批表》。所需材料包括户籍首页和学生本人页、身份证、家庭低保证等。
学历助学:重点救助与分级救助并重
按照市、县(市、区)慈善组织重点救助和分级救助的原则,太原市确定了今年学历助学救助对象:一是2010年受市慈善总会救助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系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2011年继续享受慈善救助;二是具有太原市常住户口的城乡低保贫困家庭子女,持有一、二级残疾证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在太原市高中就读的应届毕业生,经省招生办公室批准,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50所高校录取的列为助学对象;各县(市、区)慈善会对考入其它大学的贫困学生也给予救助。
据介绍,救助标准为本科生每人救助4000元,本年度获得院(校)系以上表彰,可继续享受市慈善总会下一年度慈善助学金。在办理程序方面,2010年获市慈善总会救助的贫困大学生持助学联系卡和系以上的表彰证书到所在县(市、区)慈善会进行审批;2011年符合救助对象的学生,持家庭低保证、残疾人证、录取通知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向户籍所在县(市、区)慈善会递交“慈善助学申请表”。
岗位助学:既提供岗位还保障工资
为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暑假期间通过勤工俭学,解决上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顺利完成学业。太原市在全市开展岗位助学活动,动员各行各业有用工需求的爱心企业(单位)提供慈善助学岗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