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拼“重点”二次复读 三本弃读学生成主力(2)
“之所以控制复读生的招生分数,是因为高分复读明年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才能提高复读学校的知名度。”一复读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对此,有关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读好大学及专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考招生计划有
“之所以控制复读生的招生分数,是因为高分复读明年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才能提高复读学校的知名度。”一复读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对此,有关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读好大学及专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考招生计划有限,导致复读生源增加的缘故;另一方面,一些高考复读班为创“牌子”,采取尖子生免学费等方式招揽优秀生源,而这一笔费用自然由其他复读生承担。
由“拼升学”到“拼重点”
学生复读一年,只考了一所二本院校,思来想去觉得“不划算”,于是选择“二次复读”,不同的是换了一所重点率更高的复读学校……与往年相比,今年选择“二次复读”的“高五”学生有所增加。这些已复读了一年的学生,对复读成绩不满意,咬紧牙选择再战一年。
昨日,记者在武汉一所规模较大的复读学校发现,该校今年有20多名“二次复读”的学生,他们的高考成绩多集中在理科470至520分。该校招生负责人称,在复读生中,这些学生的成绩还算不错,不少达到了第二批本科录取资格线,但是到最后都放弃了,因为部分学生不愿就读二本院校(这类学校多办在非省会城市),部分学生非一本院校不上!
“考到一所名牌大学,以后出来找工作要容易得多。如果毕业学校太一般,很难有竞争力。”一名打算“二次复读”的考生说,复读一年成绩有所提升,他便觉得二次复读应该还有提升机会,“有第一年的复读经验,第二年算不得什么!”据了解,学生选择“二次复读”,一些家长虽感无奈但还是遵从了孩子的意愿,他们不希望将来孩子责怪自己。一名刘姓家长说:“现在就业这么困难,很多单位要求名牌学校毕业生,为子女的将来,我们也愿意让孩子再去读一年。”“如今,高中生已经从传统的高考走向了考高。”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表示,以往的复读生,目标是考大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是想读重点院校,“这是造成‘高五生’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成复读生来自市外
往年,武汉市一些落榜考生选择到地市州的县一中复读,认为那里的学习氛围好,远离电视、网络、家人,吃苦读一年。然而现在,武汉市复读学校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省内其他地市州。
他们中有孝感高中、汉川一中、黄冈中学……昨日,记者在武汉一所复读学校名册中发现,许多复读生来自武汉市外县市的高中。对此,该校招生负责人介绍,今年,来自武汉市外的复读生有150人,约占总数的30%,与去年大体相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武汉市外的复读生,纷纷来到武汉市一些民办高中或新城区高中选择复读。对此,武汉一所高中的校长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近年来,武汉高考升学率在省内保持明显优势,反映该市高中教学有较强的实力。因此,对于“考同一张试卷”的省内考生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省内考生报考政策“放宽”,允许省内考生在汉报考。部分考生希望在武汉复读,若能把户口迁至武汉,希望能借此“沾光”武汉共建生计划。
记者在一所复读学校招生简章上看到,该校复读生,统一在复读学校报名参加高考;复读生只要是武汉市户口,同样享受武汉市共建生计划;武汉市外、省内县市户口,可在汉高考但不享受共建生计划。对此,武汉市招考部门有关人士透露,原则上,高考生应回户籍所在地报名,“但目前,省内高考报名已基本‘打通’,本省外地考生原则上也可在汉报名参加高考。”
那么,复读生能否享受共建生计划?该人士称,省招办投档时,以高考报名号中武汉市地区代码为依据,报名号中不是武汉市地区代码的考生不能参加共建生录取,与考生是否复读没有关系。
复读生:想挑战“新高考”
“虽然教材有些不同,但知识点大体相当。从外省‘新高考’情况来看,课改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也属于高考中的‘冷点’,考到的内容不多、难度不大。”在采访中,多位复读生表示,“新高考”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些能力也是我们平时训练很多的,“也想通过复读一年,挑战首届课改后的‘新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