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考招生乱象可能致优秀学生外流加剧(2)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雪曾表示,生源之争的风波也暴露了高校在相关的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目前不少省份实行的是高考成绩揭晓后填志愿,这也是造成高校“打仗”、特别在意录取分数线的原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雪曾表示,生源之争的风波也暴露了高校在相关的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目前不少省份实行的是高考成绩揭晓后填志愿,这也是造成高校“打仗”、特别在意录取分数线的原因之一。考生和家长往往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而对学校、学科的实力等关注得很少。
港校招生
优秀学生外流或加剧
在今年的高考大战中,还有一个现象更应引起关注:在内地高校还在为争夺优质生源相互扯皮时,以香港高校为代表的高校却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自愿投靠,北京今年有三名文科状元女生竟然不约而同地在最后时刻抛弃北大选择赴香港大学求学,其中一位女生表示,她希望尝试跟国内不一样的教育体制。
熊丙奇告诉记者,按照现在内地高校这种处事方式和做法,优秀学生外流的现象还会加剧,“境外高校从招生开始,理念就与内地高校完全不同。如香港高校,像城大和中大都是招提前批,像港大这样的就是走自主招生路线”。根据港大规定,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会有一个标准分数线,考生达到这个分数线就有资格申请进入港大,然后经过面试确认就行,“这次从北大手里硬生生抢走三名状元,就属于这种情况”。
“内地的大学这么多年来都在追求些什么?表面光鲜亮丽很有历史传统,但实际情况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优秀学生走出去的数量将只增不减,这一趋势毋庸置疑”,熊丙奇说。他认为,如果要在内地推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就无法避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关部门是否愿放权,“高考改革成今天这个样子,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改革不彻底,没有改到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有部分人的利益蛋糕依然不愿意放弃”。
何谓实质性的问题?熊丙奇表示,其实就是教、招、考分离,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专家建议
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
据介绍,一旦高校的自主招生真正放开后,教育部门首先会有一项大权不得不放弃,那就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学位授予权。熊丙奇说,“按照正常做法,一个学生进校后所有的课程和考试都由学校负责,不需要教育部来授予学位。在这一点上,我国是世界大多数国家中的另类。
据悉,与港校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不同,内地获得自主招生试点权的高校,依旧实行以行政为主导的教育和学术决策模式,招生受到行政因素的很大干扰,“虽然高校一再表明阳光招生,但公众就是不相信”。
熊丙奇表示,早在2008年,包括他在内的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就提出过一个自主招生的总体方案——将各高校自主招生顺延到高考之后,而高考只作为一种高中学业考试,对各高校起到参考作用。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自主选拔,还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可以参加之后专科阶段的集中录取。“这种做法很接近香港地区高校的录取方式,且是现阶段最易于马上付诸实践的”。
对话高调揭黑教授
刺破“北清神话”
“我不想博出名”
近期,冯玮连续在网上发微博踢爆诸如“北清神话”、考生“被填志愿”等潜规则,一时成为网络红人,被称为“高调揭黑教授”。
广州日报:有没有料到微博会造成这么大反响?现在的工作生活有压力吗?
冯玮:确实没有想到,当时只是因为对某些学校破坏招生的秩序,强行捆绑考生的做法非常愤怒。对我生活而言并没有什么压力,反正我说的都是事实,要找我理论的就请拿出证据。
广州日报:有人问过您这么高调有没有什么目的?
冯玮:确实有人问过,这个样子图什么?其实我没什么好图的。招生这工作没有任何利益,不然这差事早就要被人抢了。但现实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没有多少老师愿意去做,学校也从来不会指定谁去,都是把任务分摊到各院系,由各院系自己找人解决。(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