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享"预就业"

时间:2011-06-10 13: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一般从大学四年级或专科三年级开始,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了预就业制度,打破了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将毕业生就业关口前移,企业提前预定毕业生,高校提前预定培养人才。预就业把毕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一般从大学四年级或专科三年级开始,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了预就业制度,打破了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将毕业生就业关口前移,企业提前预定毕业生,高校提前预定培养人才。

预就业把毕业生就业后的试用期前移至顶岗实习阶段,就是在学生离校的前一年,有意识地把毕业生组织到用人单位,边顶岗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边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在毕业生预就业阶段实行以用人单位管理为主,学院管理为辅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毕业生必须严格遵守预就业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在个人了解和认识用人单位的同时让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并予以信任。另一方面,预就业期内又是毕业生必须完成的毕业实习课程,在此期间,因故不能继续实习的,必须由个人写出书面报告,由预就业单位提出意见,系部会同就业部门商榷批准后方能离开岗位。否则,视为没有完成毕业实习课。顶岗实习结束后,由预就业单位根据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给出书面鉴定和实习成绩。成绩不合格者视为没有完成毕业实习课。

预就业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了解自己,重新定位。也节约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推行预就业制度以来,效果显著。据各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毕业生稳定率保持在85℅以上。

作为能够为毕业生搭建一个高质量就业平台的制度,预就业把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用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一方面毕业生不再盲目跳槽,另一方面,企业也能找到认同企业文化和理念的高技能人才,对毕业生就业来说,预就业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预就业有助于毕业生完成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化,缩短择业周期

职业能力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而获得能够实现职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建立预就业制度,让学生提前接触与自己职业发展相关的实际工作,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职业素质,培养对未来职业的适应力,使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顺利完成角色定位。

预就业有助于促进职业发展倾向的确立,提高就业质量

毕业生选择职业是自由的,但达成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毕业生通过预就业,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来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做出符合自己愿望及社会需求的理性就业选择,实现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融合,这对毕业生知识的资本化以及职业再生能力的可持续性开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社会经济增长又具有促进作用。

预就业通过校企对接,促进产品、产业升级,培植新的就业机会

人、财、物、技术与信息是企业重要的五种战略资源,而人是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进入企业,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企业需要耗费时间和成本进行培训和培养。因此,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预就业,提前系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就业前认识社会、感知企业、感受岗位,就业时可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企业对预就业实习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考察,有了较全面了解,可以有把握地选择实用人才,聘用到更满意的员工。 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促进企业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科技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创新与发展并进。

预就业模式一举多得

一方面,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人才规划,从高校全日制二、三年级专科生和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通过与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学生毕业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学生毕业时,用人单位将进行考核,录用合格者。培养对象在校期间,由学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对专业学习和实践环节,将在原有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修订,并由用人单位开出具体课程或提供实践机会。为了学到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培养对象可以跨学院、跨学科学习,可以利用假期到用人单位学习、实践,还可以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安排在用人单位进行。实行双导师制度,除学校导师外,企业定期派技术人员到校讲课,或以讲座、交流形式,给学生提供行业技术的最新动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