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招新政引热议:多数考生顶本三取消
近日,省高招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今年我省高招的五大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今年我省高招将取消本三批次设置,将本三学校全部调整到本二批次招生。临近高考,这一高招新政的出台,立即在考生和家长中引
近日,省高招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今年我省高招的五大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就是今年我省高招将取消本三批次设置,将本三学校全部调整到本二批次招生。
临近高考,这一高招新政的出台,立即在考生和家长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取消本三,本三并入本二招生,对考生来说是好是坏?
新政
取消本三,本三并入本二
上周六,省高招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了今年我省高招的五大新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无疑是今年我省高招将取消本三批,本三学校全部调整到本二批招生。据介绍,此次仅是录取批次的调整,民办高校办学性质和收费标准不作改变。
这一新政意味着从今年高招起,我省每年有2万多招生计划的本三批招生工作将全部纳入本二批。有关人士预测,由于本三批院校并入本二批招生,今年高招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调。
为何要取消本三?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阐述了三点原因。
首先,原来设置本三批录取,是在梯度志愿模式下为了解决考生选择志愿难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由于梯度志愿只有一个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上是报考公办学校还是民办或独立学院比较难选择。而近两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原有填报志愿难的问题已经解决,因此具备了取消本科三批的条件。
其次,取消本三批,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据林其天介绍,目前我省本科层次招生(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一直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性问题。以 2010年为例,本一批招生数偏少(约为2.5万人),本二批招生数偏多(约为6万人),本三批招生数约为2万人,招生结构不尽合理,逐步调整也势在必行。
第三,由于大部分本三批院校即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通过多年努力,办学水平和学校形象已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生源有保证。在林其天主任看来,将本二批次与本三批次合并招生,有利于学生的更好选择,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反应
大多数学生、家长表示欢迎
本三并入本二,在大多数高三学生和家长看来,这也意味着今年高考本二批分数线有可能下调,今年考上本科的几率更大些。
这是件好事。听到这一消息,高三家长林女士很欢喜。林女士的女儿今年读高三,成绩中等,属于那种让家长揪心的孩子。发挥正常,上个本二;发挥得好,或许可上本一,但发挥失常,可能就上个本三或是专科。本三的费用偏高,这一调整,或许会拉低整体的本二线,让孩子有更多选择。林女士说。
采访中,多数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对这一新政并不感冒,因为这一新政并未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但那些成绩在本二线上下徘徊的学生,他们则对这一新政表示推崇:至少上本一、本二的几率更大了。
就读于省内本三院校的大三学生小陈则抱怨:新政来得太晚了。虽说现在本三的办学质量也都不错,但本三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花钱买本科,现在统一划入本二,让这个本科学历来得更有分量些。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学生表示了如下的担忧:原本本三的学校都加入了本二,那考个本二不就贬值了?
好与坏,分数自会说明问题
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取消本三、扩大本一这一新政,可以说是多方共赢:考生上本科的几率更大了,学校的本科升学率也上升了,本三院校的级别也提升了。
不过,采访中,一教育界人士认为,本三并入本二,本一阵容逐步扩大,高考后当众多中学欢呼本科上线率又提升多少时,教育者是否及时反思:如今的本一、本二概念已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学校而言,级别升了是好事,但升级别的同时,办学质量也要跟上去,学生和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自会做出选择。
对于这一新政,大多数受访的一线高三教师表示支持。厦门六中一高三教师认为,本科没必要分得太细,分本一和本二两个级别就够了。至于哪所学校办学质量高,最终的录取分数会说明问题,好的学校分数自然高,差的学校分数自然低,无论是本三并入本二,还是扩大本一,实质上对各高校的招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