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部分高考生角逐洋高考 高中办出国班稳军心(2)

时间:2011-05-17 17: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参加ACT考试学生明显增加 ACT考试与SAT考试一样也普遍被美国名校认可,包括几乎所有的常青藤学校。相比而言,ACT比SAT略简单一些,SAT最难的就是阅读,而ACT阅读难度小于SAT,ACT比SAT多了一个科学推理测试,这对中

参加ACT考试学生明显增加

ACT考试与SAT考试一样也普遍被美国名校认可,包括几乎所有的常青藤学校。相比而言,ACT比SAT略简单一些,SAT最难的就是阅读,而ACT阅读难度小于SAT,ACT比SAT多了一个科学推理测试,这对中国学生而言反而是个优势,中国学生比较擅长数学推理。对部分SAT成绩不理想,但有想攻一下名校的学生,开始转战ACT考试,报名培训的人数也明显增长。

应对

名校办出国班“稳军心”

高三学生借洋高考提前分流一定程度也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影响。一些知名高中的负责人就曾向记者坦言,由于出国的学生越来越多,高考前他们就拿到了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提前离开学校开始放假,他们的“悠闲”无疑又加剧了正常备战高考的学生压力。

为了适应学生及家长出国的需求,稳定高三备考的正常节奏,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八中等学校都纷纷开办“出国”班,提前对有出国意愿的学生进行摸底,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管理。因为目标明确,学生们在一起可及时互通信息,也避免了对其他高考生的干扰。

各校出国班在管理上、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出针对性,如北京四中的出国班,老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申请方案,提高被国外高校录取的机会。北京八中的出国班还特意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做了相关课程,除了安排一些高中会考科目、正常科目外,还特别安排了外教课、中西艺术课、英语(论坛)口语课等。

专家支招

备战洋高考应尽早规划

杜克教育全球教学总监、杜克大学教育系督导Lucy Haagen女士曾多次担纲SAT考试的出题人,她认为,考虑到中国学生的英语基础,建议准备SAT考试越早越好。

Lucy Haagen介绍,及早的准备可以更加系统和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备考计划。比如如何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如何加快阅读理解的速度,如何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为写作积累更多的个性化素材。SAT考试测评的是学生的学术潜能,换句话说就是通过SAT考试的表现来预测今后在大学的学术表现。基于这样的目的,希望学生们在备考SAT时,千万别抱有一种功利的心态,认为能短则短。相反,应把它当成一个提升自己学术英文水平的机会,长期不间断地练习,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能力。

鉴于大部分中国学生和家长在高一之前很难完全作出留学美国的决定,因此,建议学生从高一开始准备SAT考试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误区提醒

准备洋高考避免三大误区

Lucy Haagen认为,中国学生准备SAT考试一般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所谓的“考试技巧”。

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去掌握一定的考试技能,可以提高做题效率,比如有效的略读、查读技能。但是在中国一些考试技巧被扭曲和误解,一些没有太多科学依据的所谓经验之谈,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东西。学生们在备考阅读部分时,不是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从而提升做题的准确率,而总是假定自己的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考出高分。

误区二:对写作论据的使用。

目前几乎所有中国的SAT 培训机构都建议学生只使用西方(甚至是美国)的例子。得出这样结论的原因是多数老师认为美国阅卷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它们会引起阅卷人的困惑甚至是反感。事实上恰恰相反,恰当地引用中国文化和历史人物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更容易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误区三:对数学和英语语法部分的盲目自信。 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优势明显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成败皆起因于此。学生们在准备SAT 的过程中很少甚至几乎不去做数学练习,但学生们对一些数学的专有词汇并不熟悉,很多学生不是因为缺乏解题思路而丢分,而仅仅是因为对题目不理解或者是误解。对于语法知识的过度自信也导致准备不充分而大量失分。很多中国学生的英语语法规则确实掌握得很牢固,却很难应用到实际的阅读中,所以在语法考试中,并不能准确地寻找到正确的答案。(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