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大战”让考生感到疲惫 2月成“黑色”
“自招”考场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 “终于考完了,今年的2月过得太累了!”2月20日晚8:30,结束了“北约”联考最后一科的考试后,走出山大中心校区理综楼的沂南一中考生李凌超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与同样疲惫不堪的
“自招”考场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
“终于考完了,今年的2月过得太累了!”2月20日晚8:30,结束了“北约”联考最后一科的考试后,走出山大中心校区理综楼的沂南一中考生李凌超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然后与同样疲惫不堪的父亲集合,搭乘同学李文豪的汽车连夜返回老家,因为明天学校还要上课,“参加自招考试已经耽误不少课了,现在头晕晕的都麻木了,可最关键的高考还没开始呢!”
孩子影响高考父母耽误工作
和李凌超一样,2月份接连参加了多场自招联考的我省考生及家长最大的感受只有一个字——“累”。在疲惫不堪的同时,很多考生和家长还在抱怨:由于要连续赶考,正常的6月高考备战计划已经受到冲击,而且,虽然耗费了大量体力、精力和财力,可大多数考生仍然逃不过“陪太子读书”的命运。
“我们其实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如果笔试通过的话,那恐怕得忙活到3月份!”2月20日下午,坐在山东大学(微博)中心校区路边的刘女士对记者说,她的女儿来自长清一中,去年9月份一开学,她就和女儿开始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虽然没有专门找培训老师,但也花费了很大精力查题做题,无形中打乱了原有的高考备战计划。
进入2月份,刘女士和女儿更忙了,“电话咨询-网上报名-邮寄材料-等候初审-初审通过准备笔试-预订旅馆-继续赶场……”山大自招、“华约”联考、“北约”联考都报考了,两人忙得不亦可乎。为了照顾女儿,刘女士直接向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连全勤奖也不要了。
忙乱中耽误不少课可谁都不愿轻易放弃
“自招联考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可没有相应的教材,我女儿也不知道复习什么、准备什么,急躁和忙乱之中耽误了不少课!”刘女士坦言,参加自招联考就是为了获得二三十分的录取优惠,可女儿考完“华约”和“北约”的部分科目后,感觉发挥挺差的,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看来这次是‘陪太子读书’了!”
刘女士的观点得到了现场许多家长的赞同。
“确实,我们的孩子可能都是‘陪太子读书’,但又不愿轻易放弃!”从济宁赶来的一位家长直言,无论是“华约”还是“北约”联考,实际上都是名校的一次“圈地掐尖”,虽然考生90%以上都是各校的尖子生,可最终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其间,孩子影响了正常的高考备战,家长耽误了正常的工作安排,而自招考试的公平性并不能让所有考生满意。
带了五千块钱剩下不到一千
“2月12日,开车来到济南,准备参加山大的自主招生笔试;2月15日,参加山大自主招生笔试;2月16日中午,被通知笔试中考出了392.5分的优异成绩,从而免去面试直接获得了山大自招生资格;2月17日一早,开车赶回新泰,与家人过了一个元宵节;2月18日早晨,开车赶到济南,住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附近的宾馆;2月19日,参加“华约”联考;2月19日下午,住到山大中心校区附近的宾馆,准备参加“北约”联考;2月20日,参加“北约”联考,下午4:30考完,开车返回新泰。”新泰一中考生周广召接连报考了山大自招、“华约”联考、“北约”联考,他最心疼的是浪费了很多备战高考的时间,而他父母对于接连赶考的花费也有些心疼。
“这次带了5000块钱,一周的工夫已经剩下不到1000块了!”周广召的父亲周长全说,他是一个煤矿工人,每月收入3000多块,妻子失业在家没有收入。如果笔试通过,他们3月份还要陪孩子参加南开和西安交大的面试,到时候肯定还得请假,每个学校又需要三五千的支出。
“我们现在很矛盾,既希望孩子通过,又有点不希望通过!”周长全说,通过自招笔试的话,高考就更有把握了,但通过的话意味着更大的花销。
为了“捡到芝麻”可能“丢掉西瓜”(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