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学课程揭秘:教案像剧本 上课像探案(2)
时间:2011-02-23 15:1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记者手记 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上课一般都是先写好标题,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什么什么”。比如生理课就是“今天我们上心脏与循环系统”,然后老师把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包括这一系统的生理结构、基本功能
记者手记
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上课一般都是先写好标题,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什么什么”。比如生理课就是“今天我们上心脏与循环系统”,然后老师把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包括这一系统的生理结构、基本功能、常见症状等等。
可喜的是,近来大学里流行起与此认知过程相反的课程新上法。老师抛给学生的不是固有的答案而是开放的问题,就比如面对一个呼吸困难、心跳加剧的急救病例如何诊疗,让学生一层层揭开表象、深入本质,像剥笋一样找到真正病根与疗法。
最糟的课就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阿宝背书”,而最好的课就是学生和老师都爱上的课。可以说,这种PBL教学法同时调动起师生的上课积极性,学生通过“解剖一只麻雀”,掌握应对同类案例的实战能力,老师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把教案写得更加贴近实际。事实上,这种课对学生尤其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像薛海虹这样的儿科心脏中心临床医生,不断积累张三李四的病例,并糅合到同一出“剧本”中;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中,探索出学习的新思路。期待这样的好课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