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眼中的一流大学(图)
詹姆斯·克罗宁(左)和詹姆斯·赫克曼(右)回答记者提问 大学是科学研究重镇,也是众多荣膺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成果诞生的摇篮。在我们不断追问何时问鼎这一科学桂冠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去看一看诺贝尔奖获
詹姆斯·克罗宁(左)和詹姆斯·赫克曼(右)回答记者提问
大学是科学研究重镇,也是众多荣膺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成果诞生的摇篮。在我们不断追问何时问鼎这一科学桂冠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去看一看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是什么样的,那里有什么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本报记者 高靓
“什么样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能造就如此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对你取得成功有着怎样的影响?”
近日,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正式落户北京文化大厦20层,四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亲临助阵,结合亲身经历就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等中美高等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发表演讲,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们是198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詹姆斯·克罗宁,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加里·贝克尔,200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赫克曼和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杰·梅尔森,他们也是从芝加哥大学走出的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一分子。
你在这里学习的唯一理由是你喜欢物理学
“你在这里学习的唯一理由是你喜欢物理学”,79岁的詹姆斯·克罗宁教授谈起芝加哥大学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时,仍然充满着向往的神情。“当我走进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发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对物理学都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如果不是这样的环境,我可能也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克罗宁于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0年因发现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同自然规律荣获诺贝尔奖。他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科学的真谛不是追求诺贝尔奖或其他荣誉,而是发现大自然界的奥秘,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
对于当今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克罗宁说:“现在人们不太重视基础科学,认为这些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要知道,许多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都是从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中发展出来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社会学专家加里·贝克尔指出:“现在,一些大学和学生面临着功利化的挑战,以至于抄袭、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新技术令它变得更容易。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也有很多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教师要与学生多接触,不仅关注他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他的学习过程。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学生平时表现不怎么好,但是期末论文却写得十分出色,那么教师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要知道,大学的学习并不只是获得高分这么简单,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其今后整个职业生涯。我曾经警告我的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学者,以个人信誉换取好分数的做法得不偿失。我的学生都十分清楚这一点,他们尤其不想被梅尔森先生给出‘曾经靠不诚实的手段完成学业’这样的评语。”罗杰·梅尔森如是说。
最好的教师、最好的学生成就了最好的大学
在谈起芝加哥大学的成功之道时,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答案近乎一致,那就是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
但是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学生从何而来呢?如果加以注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芝加哥大学并不是靠重金去聘请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来校任职,而是这些学者在获得这项桂冠时已经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四位学者中在校任教时间最长的贝克尔这样解释这一问题:“大学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第二是挑选优秀的学生。”贝克尔深谙“教学相长”之道。在他看来,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年轻教师,是现任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优秀的学生不是单向地从教师那里汲取知识,也可以使教师受到启发。或许这就是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扎堆”的秘诀。贝克尔自己就是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学生,师生二人均获得诺贝尔奖,实属佳话。(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