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助大学生创业 从惨淡经营到月入近十万
一个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在两年的经营期间困难重重,一个高三学生的突然介入,却让公司拨云见日,走出困境。 一个正筹备高考的高三学生,怎样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带领数十名大学生创业发展,并凭借个人的力
一个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在两年的经营期间困难重重,一个高三学生的突然介入,却让公司拨云见日,走出困境。
一个正筹备高考的高三学生,怎样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带领数十名大学生创业发展,并凭借个人的力量拿下众多大客户的订单?
更令记者惊奇的是,这个长相老成的“前高三学生”宋宏举正是在今年1月看到本报创业周刊“绿意公司”的报道之后,才加盟该公司的。上半年,他边备战高考边创业,创业渐入佳境,他也成功通过高考,顺利来到自己的创业伙伴刚刚毕业的河南农业大学就读。
和“绿意”一见钟情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每到周一,我都会催学习委员去学校收发室取《中国青年报》,今天也不例外。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翻到《创业周刊》,《绿意:飞信取代纸传单先赚口碑再赚钱》的报道吸引了我。
很多同学纳闷儿我为啥对创业那么热衷,我也说不清楚。高二时,我在老家驻马店上学,就利用到郑州的机会批发二手手机回学校卖,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高三时,我随父母转到郑州上学,但阅读商界杂志、创业故事的兴趣有增无减。
报道介绍说,2008年10月,河南农业大学2005级学生周松正和3个同学在学校扶持下创办郑州绿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移动飞信给会员发布天气预报、兼职信息、新闻快讯和商家打折广告,会员全是高校学生。当时,“绿意”已创办两年,周松正也已毕业,算上学校扶持的9000元钱,“绿意”虽说没有赔钱,却也没有盈利,周松正的创业队友也因此纷纷离开。
这样好的项目,为什么赚不到钱?这是我看完报道的第一想法。
对于“绿意”没能盈利,周松正解释说:当时,“绿意”有1万多名会员,商家发一次短信收费200元,比传单便宜有效得多,但学校周边小店眼光有限,大客户又嫌会员太少。还有人认为是因周松正“迂腐”:“半年里企业通过‘绿意’招聘兼职学生就达3000多人次,为什么不向企业收费?”而周回答是“坚决不行”。他认为“绿意”要做成大学生信赖的品牌,有些钱他不想赚,更不能赚。我觉得周是个值得信赖的创业合作伙伴。
当天下午,我通过“114”查到“绿意”的电话。我所在的高中和周所在的大学相距不到100米,简单沟通后,我们相约晚上一起吃饭。为表诚意,我表态自己愿意免费干,事后证明正是这话打动了周松正。实际上,当时他也迫切想要寻找新的创业伙伴,我俩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高中生带领大学生创业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周松正说之前就有很多大学生想加盟“绿意”,但开口闭口就谈股份,却没能让周松正觉得他们多有能力,这让他很反感。周松正还跟我说,“绿意”没能盈利,是因业务执行不好,他擅长的是策划,执行力却不行。
我坚持要求免费帮“绿意”打工。带着考验的想法,周松正将会员推广工作交给我。按照以往的模式,都是先在市内各高校招聘学生代理,每推广一名会员付给学生代理费0.30元。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学生代理缺乏动力,不如按照每月底薪1000元制定任务量,完不成任务扣钱,完成任务奖励的方法有效。和周松正探讨后,他很赞同。
当时已临近高考,课程很紧。因为怕耽误学习,我只能每天中午和晚上去见下面的几十名学生代理,还要瞒着他们我是高中生,说自己是社会上的。因为害怕他们知道后觉得难堪,不服管理。
中午,不是集体开会,就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跑,听学生代理汇报工作进展,给他们讲推广要点,基本上从没正经吃过饭。虽然很累,但感觉很充实。
两个月后,“绿意”会员猛增到4万多人。最后核算下来,每名会员推广费用在0.30元左右。这次考验后,周松正同意我入股,但因会员推广力度太大,公司流动资金被花光,而我要入股,必须向父母“摊牌”解决入股资金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