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景不明 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洋为中用”(2)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国际合作不应该是简单的西化,而应当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育模式和体制。 16年前,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所中外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国际合作不应该是简单的西化,而应当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育模式和体制。
16年前,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在上海建立了第一所中外合作学院—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成为首批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如今,作为跨国专业教育机构,莱佛士教育集团除了在亚太地区14个国家35个城市创建国际学院外,还与中国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的高校开展了合作。
谈到合作办学的体会,周国础表示,教育的品牌化、集团化有着积极意义。品牌化和集团化发展是中国教育做大做强并与国际接轨的必要过程。让周国础欣慰的是,东华莱佛士学生成为上海世博会最年轻的服装设计团队、北服莱佛士学生成为世界小姐北京赛区总决赛晚礼服的设计者。
“全英文教学,教材由英方引进,教师由英方选派,质量评估由英国诺丁汉大学把关,最后颁发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文凭。”谈起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诞生与发展,校长杨福家表示,“教育不是做生意,教育是一个使命,一流大学要对学生有责任感。”他希望从宁波诺丁汉大学出来的学生有素养、有理想、有探究精神。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看来,学校的大楼和名师固然喜人,但让他最引以为豪的则是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高瞻远瞩,承诺不从这所学校拿走一分钱的利润,并决定将西交利物浦大学建成研究导向型国际大学。“也许过了100年再回首,会发现这个决定是影响这所学校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席酉民说。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指一流大学,还可以是国外学校的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引进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同时,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应当与中方合作学校或学科、专业互相匹配、优势互补,并在办学实践中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加以本土化。否则,引进的优质资源也可能“水土不服”。
本报记者 姜乃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