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古文一学期吓退近百人 社团坚持招生(图)(2)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曾有上百人报名的晨读社只剩下十几个人在坚持…… 校方建议 良好的初衷勿流于形式 “晨读能带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平台来供他们发挥。”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曾有上百人报名的晨读社只剩下十几个人在坚持……校方建议
良好的初衷勿流于形式
“晨读能带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平台来供他们发挥。”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娜对于晨读社的活动非常支持。
但对于那些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的同学,王丽娜也表示理解,建议晨读社在新学期做些新尝试,“我建议他们改变一些形式,比如每周读一次同学们推荐的书目,而不是古板地每次都读规定的篇目。不要过于形式化,这样也许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
尽管目前晨读社依靠骨干成员“撑门面”,王丽娜却对社团的前景很乐观,相信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
新学期新变革
“希望把接力棒传三年”
周六的晚上,开学才一周的校园里空空荡荡,挑挑拣拣了一番后,贺伟源和晨读社的骨干们在一间自修教室里坐定,开始了这学期第一次社团会议,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很安静,彼此探讨着社团发展的细节,有时,也会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直到一方被另一方说服为止。
“这个学期我们还是把会员分组,由每个组长负责吧。”
“那要是会员太多要不要面试啊?”
“需要从新生当中选骨干再面试吧。”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上,骨干成员们提出了一条条具体的建议,虽然上学期坚持到底的人不多,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信心,今年的新生以积极努力的姿态让这些“前辈”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活动最初的设想是坚持三年,我们希望能把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
瓶颈1
晨读不符合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早起早睡,改变亚健康生活方式
招新不是难事,真正的困难在于坚持。“我们早上起那么早,然而我们的睡眠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我们内部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只有极少数人在11点左右入睡,大多数12点多才睡。”在网络日志上,贺伟源反思起很多社员无法坚持到底的原因。“我们不但要鼓励大家晨读,还要鼓励大家早睡!”
“上大青年,早起晨读去”的口号被改成了“泮池晨读,开启活力一天”,如果说最初贺伟源是想通过晨读社的形式来带动上海大学的学习风气,现在,他还要带给上海大学的学生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改变,他希望能够帮助晨读社的同学坚持下来。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骨干社员的支持,“如果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坚持晨读就不是难事。”
瓶颈2
读《少年中国说》还不如背单词?
坚持保留“齐诵”,篇目有待商定
晨读读什么?这是另一道困扰大家的难题。上学期,贺伟源准备了一些经典中英文篇目,作为文学院的学生,他希望大家多读人文经典,《少年中国说》等被选入了晨读篇目,“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振奋,也希望能在一天的开始给大家提提神。”
然而,真正的实践中,不少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同学晨读只想背单词或者看自己专业的东西,不想读这些东西,也向我们提过意见,”贺伟源对此表示理解,这学期的“齐诵”篇目还在商定中,但他仍然坚持保留这个颇有仪式感的环节。“不管以怎样的形式,读什么书,只要大家晨读了,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贺伟源说道。
(见习记者 朱莹 实习生 黄为)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