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广州部分“准大学生”为复读自愿落榜(图)(2)

时间:2011-02-19 13:1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各大高校:部分新生不让转专业就退学 大一新生们上课才两三周,就有不少同学向记者抱怨:“我的专业很热门,但学起来像全变了样,没兴趣学下去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广东商学院学生小霞悲喜交加。喜的是终于进

  各大高校:部分新生不让转专业就退学

  大一新生们上课才两三周,就有不少同学向记者抱怨:“我的专业很热门,但学起来像全变了样,没兴趣学下去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广东商学院学生小霞悲喜交加。喜的是终于进了大学,悲的是由于分数不足,她被调配了自己最讨厌的数学专业。奋斗了一年,她才在大一结束后获得转专业资格。如愿转到国际贸易专业后,还要补回缺课。小霞解释说,转到国贸专业主要是因为她喜欢英语,但数学系学生不能转到外国语学院,只好选跟英语沾边的国贸。

  每年都有新生要求转专业

  来自广州多所高校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入学的新生,有三成因为不满专业而萌生转专业的念头。暨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都有20%~30%新生进入大学后希望转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也告诉记者,每年都有新生一入学就对所学专业产生厌恶,部分新生甚至拿“退学”做底牌。刘建达认为,新生对专业不满,主要是报考时对专业认识不够,其次是高分数学生未必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服从分配”的专业未必如愿。

  学校:修双学位、双专业更好

  据记者了解,广州不少高校都有相关规定,增加学生转专业的机会。

  华工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的学生只要第三个学期结束后,前三学期的成绩总绩点排在专业年级的20%,就可以在全校范围都申请转专业。历年提交申请的约200个人,成功转专业的约160人。暨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只要专业成绩排名前10%,符合条件的大二、大三学生都有机会转专业。

  据了解,为弥补高考填报志愿不当带来的问题,除了转专业,各高校还通过鼓励学生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措施,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相关专业情况,再行重新选择专业,同时也使学生向一专多能和通用型人才发展,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广外副校长刘建达认为,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而言,双学位、双专业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枝散叶”,不但能很好地转移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准专业多面睇

  高校:选专业不能只看就业

  对于新生转专业问题,多家高校教务处的负责人建议,新生入学后不要急着换专业,新生的专业塑造力很强,即使一开始信心不足,但经过一年学习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是该领域的可塑之才。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表示,“没有好坏专业,只有适合不适合的专业。”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没人能准确断定三五年后所有专业的冷热。因此专家建议,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过度关注是否“热门”,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以及所选院校的专业强势来确定。一些冷门专业在部分院校已成龙头专业,专业针对性强,市场也没有饱和,就业容易。专家也提醒,不少理工专业前景看好,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复读学校:要综合考虑意愿和特长

  广州卓越补习学校高四学校的校长林文告诉记者,总体来说,近年来,对专业不了解考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分析有如下原因,一是现今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很多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孩子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不再盲目。二是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愿与孩子发生冲突,报专业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那么在补习学校,老师会怎么指引学生填志愿呢?会根据多方情况对考生提出建议,林文举例,比如某个学生偏爱文科,性格又外向,就会建议记者、法律、人类社会学、人类哲学等专业。如果这个学生热爱旅游,但与人沟通技能弱,体能也较弱,就不会鼓励这学生报旅游相关专业。

  学生:学校多讲解,师兄姐带带路

  针对本文关注的情况,广外学生小颖道出三点原因,一是因为有些学生当初选学校不选专业,分数刚好上了学校线被调剂的,有些被调到自己的弱项,“实在是学不下去了”;二是当初报考时对所报专业缺乏真正的了解,导致盲目报考,这跟高中所在学校平时给学生的指导不充分有关系;三是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