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学经济:大学新生报到学姐学长生意到(图)
祖丕波等人向新生出售生活用品 记者 史宗伟 周舸 摄 昨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新生报到,大学城迎来了万余新面孔。今天起直到12日,大学城及市内其他高校还有大量新生到来。 新生要准备点啥?日常生活最需
祖丕波等人向新生出售生活用品 记者 史宗伟 周舸 摄
昨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新生报到,大学城迎来了万余新面孔。今天起直到12日,大学城及市内其他高校还有大量新生到来。
新生要准备点啥?日常生活最需要什么?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这些,无疑作为过来人的学姐学长们最清楚。于是,他们抓住新生开学的机会,施展拳脚,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新生刚刚到学校 学姐就来揽生意
“同学,这个是英语分级考试的复习资料,根据我的经验找的题目,送给你。”昨下午,冉丹来往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宿舍,给新生赠送复习材料,“顺带”留下一份自己开办的“掘梦”团队经营的小商品价目表。
冉丹是重庆大学机械学院工程工业学院大四学生,靠着做大学生的生意起家,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
给新生赠送复习资料,是冉丹的营销技巧之一。在她提供的价目表上,有小到钥匙扣、挖耳勺、樟脑丸、锁,大到台灯、蚊帐、盆、桶等50多种物品。只要发送一个短信,把需要的货品编码和名称发给他们,他们就会送货上门。
“每个月花200块钱,在虎溪租了一个小仓库。”冉丹说,今年他们大概投入了5000元。团队成员王亮说,昨日因为刚开学,还没有进行统计,不过短信和电话不断,生意非常不错。
从大一开始,冉丹就走上了淘金路。大一新生夏天开游泳课,她就卖泳衣和游泳镜,一个月里光是卖游泳镜她就赚到2000元。
去年,冉丹成立“掘梦”团队,现在已经有33个成员,他们主要进行生活日用品配送。
频繁“经商”并未影响冉丹的学业。老师说,冉丹的成绩一直位于中上。
冉丹说,毕业后,她要开办“移动超市”,不仅为学校,还要为社会人员配送物资。她毕业后准备找个销售助理的工作,实现自己营销“跳舞、跳高、跳远”的梦想。形象地说,跳舞是原地打转,跳高是原地上看得更高;跳远,则是追求更高的梦想。
摆摊出售日用品 一天净赚三四千
昨天,重庆大学大三行政管理专业21岁的祖丕波净赚了三四千元。
“盆盆、水桶、席子要不要?薄利多销哦,物美价廉哟!”昨日是重大新生报到第一天,也是祖丕波生意最忙的日子。
早在开学前3天,祖丕波就到菜园坝批发了学生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雇请5名学生帮他卖货。因价格较低,生意相当火爆。
由于没有固定摊位,他的地摊一会儿被城管勒令收摊,一会儿被学校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驱赶,他和他的团队不停转移。虽说如此,生意仍然很好。截至下午6时30分,祖丕波已卖了近万元的货,除去进货成本、人工费,净赚三四千,“现在还没收摊,全天的总利润肯定还要高点。”去年新生开学第一天,他也卖了1万多元的货,利润达四五千元。
祖丕波是山东人,半年前,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和部分贷款,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餐馆,请人做山东菜。然而,山东菜不受师生青睐,他就迅速转向做川菜,生意很快好了起来。如今,他每月平均收入达5000多元。
“生意上,我只负责管理,具体工作请人来做。”祖丕波说,他不会耽误学习。家境不错的他,赚钱也不是为了挣学费,主要是培养自己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虽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祖丕波的理想不是经商,“从政是我多年来的梦想,所以考大学时,我只选行政管理专业。”
解决家长住宿难 六个学生当中介
“叔叔,是在找住宿的地方吗?让我来帮你们吧。”昨中午,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报到点,19岁女生杨果热心地询问家长们。
杨果是河南平顶山人,就读于川美中国画专业。她说,学校没有家长招待所,外面的正规旅馆早就被订满了,她萌生了为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父母解决住宿的念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