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多省高校强制新生买手机 教育部要求立即更正(2)

时间:2011-02-18 14:0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浙江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手册中说,新生入学后交100元从班主任那里领取一部手机,以后饭费、图书馆借书、门禁识别都要用手机代替,这个手机是以后校园生活的“必备工具”,而且实习期的学校通知、联系都发到

  浙江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手册中说,新生入学后交100元从班主任那里领取一部手机,以后饭费、图书馆借书、门禁识别都要用手机代替,这个手机是以后校园生活的“必备工具”,而且实习期的学校通知、联系都发到这个号码。

  黑龙江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要求学生们必须交300元换上某种手机,要不然以后上课点名,去食堂吃饭、洗澡、图书馆借书,包括进宿舍都可能进不了。随后某运营商回应:将立即停止强制行为,尊重学生的自愿选择。

  山东

  山东杏林学院等几所民办高校和运营商联合给新生配手机,可以在食堂、水房刷卡消费。学生反映,说是免费赠机却扣了50元钱。而且打一会电话就发烫,电池换了好几块,有的同学领取当天就坏了。不仅如此,有些手机无法正常刷卡外,有时还会出现相邻两个刷卡机同时刷卡的混刷现象。而且,一卡通手机规定在校期间必须持续在网,放假回家不用每月照扣19元。学生对此怨言颇多。

  北京

  9月1日,北大新生报到。随着新生的到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上演校园营销大战:这家送话费,那家送手机;这家打横幅,那家吹喇叭;甚至这家搭台唱戏,那家公然拆台。有的送遮阳伞,有的直接把公司名字印在学校文化衫上。一名报到完的新生调侃似的把自己的QQ签名改为:“我是新生我是小肥羊。”

  各方说法

  学校和运营商“联姻”委屈了学生

  “目前在安徽乃至全国多个地方出现的这种情况,是通信服务商之间竞争的具体表现。但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业务拓展显然不可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保护垄断竞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这场博弈中,通信服务商赢得了市场,学校节约了管理成本,委屈的是学生。”

  “办电信卡是一种消费行为,学校推行电信卡则是一种管理行为,如果将消费行为和管理行为‘联姻’,则有强制消费的嫌疑。”安徽禾森律师事务所王律师说。王律师还认为,记录考勤、保障学生安全是学校应尽的职责,不应该为了自己管理方便,就强制改变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学生则有权拒绝。

  9月7日,记者联系了安徽省通信管理局,该局办公室主任张澍泽说,“通信管理局曾于2009年9月专门印发文件,强调在校园营销活动中,各企业不得利用捆绑、搭售等手段,限制用户对电信业务的选择。”。

  目前,该局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一旦发现不合理操作,将坚决要求整改。

  记者昨天联系到一位中国电信内部人士,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做校园信息化的并不是中国电信一家。该位人士解释,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运营商都在各大高校做校园信息化,一所院校采用一个运营商的技术了,另外两家手机肯定不太好用。据了解,电信方面目前还在对此事进行沟通解决,研究可以兼容其他运营商手机卡的模式。

  教育部:“强制消费”立即纠正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表示,高校强制学生购买指定手机和号码是不合理的,当地教育部门应该查证后要求高校纠正这种做法。

  续梅表示,高校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强制消费是不对的。教育部认为高校入学收费应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执行,未经许可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强制学生消费不合理的。

  续梅表示,如果高校是为了方便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可以提供相关服务,但是绝不能强制消费。

  就一些地区的高校要求学生购买指定手机和号码一事,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行查证,如果情况属实,要求高校纠正这种做法,对于并非自愿消费的学生,应给予退款。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