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李盟盟被落榜事件:人性化补救机制更重要
拿着通知书,李盟盟笑了,这也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她的父母松了口气,对于一名贫困生来说,她的身上,承载着比一般人更多的家庭期望。 媒体松了口气,由于它们的积极介入,“被落榜”事件得以引起社会重
拿着通知书,李盟盟笑了,这也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她的父母松了口气,对于一名贫困生来说,她的身上,承载着比一般人更多的家庭期望。
媒体松了口气,由于它们的积极介入,“被落榜”事件得以引起社会重视,促进解决。
教育部门也松了口气,最终李盟盟如愿以偿,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然而纵观整起事件,需要反思的是:如果不是李盟盟主动发帖求助,如果不是媒体介入,这件事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对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说,又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为什么总是习惯“亡羊补牢”,而总会选择性遗忘“丢羊”的原因?
反思是有必要的。李盟盟被录取,是一次偶然事件,很难复制。它的结局是好的,但是在制度的执行上,却是留有遗憾的。我国《教育法》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李盟盟很幸运,由于媒体的关注,由于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她走出了人生困境。但要想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不仅需要行政问责,还需要完善我们的制度设计。试想,为了方便考生修改志愿,不妨在系统中增加“自动提交”的功能;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考生,亦可设计“自动提醒”功能,如果志愿未被提交,系统会自动通过电话、短信提醒学校或当事人……
世上没有万能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有可能留下漏洞,需要灵活的、人性化的补救机制。无论如何,没有人愿意再看到更多的“被落榜”,再看到更多的特事特办。曹树林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