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培训火爆 考生为“命中率”疲于备战(2)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刘女士也表示,“自主招生选拔的加分诱惑力还是很大的,有希望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下,虽然不指望参加培训班就一定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但报名学习一下总还是比不学要强。” 虽然很多考生热衷参加此类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刘女士也表示,“自主招生选拔的加分诱惑力还是很大的,有希望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下,虽然不指望参加培训班就一定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但报名学习一下总还是比不学要强。”
虽然很多考生热衷参加此类培训班,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清华附中正在读高二的江哲认为,“既然是自主招生,选拔方式肯定有自己的风格,能够通过培训班几次课就培训出来的,怎么可能符合自主选拔招生的标准?岂不恰恰违背了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意愿?我高三也肯定不参加这种培训班。”
警惕沦为“小高考”
在诸多教育机构的宣传中,学员的成绩无疑成为其最好的招牌。“XX名学员取得2010清华北大自主招生加分”这样的字眼儿醒目出现在某些教育培训机构的网站上,有的教育培训机构还打出了“全国自主招生第一品牌”的名号。参加培训班是否真的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有明显效果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并不会对培训的效果做出承诺。“效果方面我们也不能为家长和学生进行一个硬性保证,毕竟学习效果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的老师会分析高校在现有的政策下如何出题、选拔学生,以及不同高校出题风格的差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某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针对日益涌现的自主招生培训班,高校的态度则基本一致,均表示不鼓励学生参加此类培训。
记者在清华大学网站上“2011年自主招生相关政策问答”的网页中看到,“任何参与AAA测试命题的专家都不会举行任何形式的辅导培训。有关考试可以提供的任何资料,都将通过网站予以公开,考生可以免费获得。在正式考试前1~2周,我们将通过报名网站向考生提供今年测试的样题,供考生熟悉题型。”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此前也都表示不鼓励学生参加此类培训班,认为自主招生考试是培训不了的。
本报记者拨打北京某著名高校招生办的电话,接电话的老师很干脆地表示,“不会有任何效果,也绝对不会有我们高校的老师去做辅导,希望学生不要参加。”
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也表示,不鼓励学生参加这类培训班,自主招生考试侧重考查的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视野比较开阔,希望学生思维灵活、活跃,而不是死记硬背出来的。
自主招生考试,原本是选拔“专才”和“怪才”,现在却出现了 “培训热”,实际上还是应试思维在作怪,把自主招生的标准与高考的标准没有区别开来。有培训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自主招生培训班火爆,实际上与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仍然采用文化课考试作为主要选拔手段,考题有“高考化”倾向不无关系。
也有教育界人士担心,自主招生考试正在沦为若干场“小高考”,学生疲于应考,这变相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自主招生的方向需要把握好,不然很容易偏离培养人才的方向,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记者手记】自主招生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几年来,自主招生考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今年更是热度直逼沸点,简直热到“爆”。而随着名校纷纷开始结盟实行联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投入自主招生考试大军当中,自主招生培训市场的火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现状。
自主招生考试是否会成为另一个高考?而这又是否违背了我国实施自主招生制度、探索选拔人才的初衷?很多人开始产生这样的担忧。
近期,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示,自主招生一方面要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体现高考的多元标准取向。自主招生本身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途径,把那些学有所长、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进高校。自主招生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小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