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志愿填报终极攻略》第六章:责任篇(2)
飞飞点评: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像宁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家长只顾得忙工作忙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志愿问题。将未来完全的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选择,可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让人悔恨的。 作为参
飞飞点评: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像宁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家长只顾得忙工作忙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的志愿问题。将未来完全的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选择,可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让人悔恨的。
作为参谋,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平时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其考试成绩在班上、学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全省又处于什么位置,能考取哪一层次的高校等问题,一般说来,班主任心中最清楚,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家长在帮孩子填报志愿之前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提出指导意见。了解孩子的志向、兴趣和爱好,以此作为选择志愿的参考。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影响到他作出恰当的选择时,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并正确引导。
家长在指导孩子填报志愿之前应全面了解各级招生政策规定,认真分析当年的招生形势。与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起分析考生的竞争实力和所处的层次;了解、分析拟报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及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录取分及一志愿录取率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也要了解孩子适合学习或希望学习的专业相关知识,包括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前景,专业发展空间及高考竞争剧烈程度等。
当家长的意愿和子女的选择有矛盾时,家长和考生要全面沟通,不能强迫子女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把填报志愿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避免出现考生或家长在没有让对方知道的情况下擅自修改志愿书的情况。
做孩子最贴心的朋友,给孩子最有力的支持,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实现最平等的对话,让彼此的信任在填报志愿过程中找到最满意的结果。
第二节 家长在志愿填报中的责任
家长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定位是参谋,那么参谋都要承担哪些责任和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背景资料:一个父亲的感人的故事
“高考是考孩子,填报志愿是考家长!”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一句“真理”。没有经历过填报志愿“考试”的家长,恐怕难以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可以说,后一种考试丝毫不亚于前一种考试的严酷。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这场填报志愿“考试”的家长,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终于可以提起笔对填报志愿前后的经历和体会做一个总结,但愿我的这些文字能够对考生和家长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准备的艰难
经过高考后半个月揪心的等待,6月23日晚上10点,终于通过声讯台得到女儿的高考成绩:598分。她是理工科考生,这个分数,在全省位次大约2100~2200名之间。此前,我们已经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今年的本一划线大约在540分左右,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顺利越过高考的门槛,有望问鼎重点高校了。下面考验我们家长的时候到了。
其实,早在半年前,我们就悄悄地开始了对高校资料的搜集工作,所以“悄悄”,一是怕影响孩子复习,二是早有过来人指点说,你掌握的资讯越充分,你选择高校的主动性就越大,这也是竞争,所以要保密。(现在我也是过来人了,不妨将这秘笈奉献了吧。)
这些情况包罗万象。从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招收各专业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到今年的招生要求(一、二志愿级差,专业级差,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语种要求,身体要求等等);从学校的专业特点到培养特色(哪些重点学科,是否有设实验班、强化班、本硕连读班);分析、比较、归纳、分类、制表,这些原本是学图书馆档案专业的人干的事竟然在短时间里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然后,为女儿考试可能出现的不同分数段,列出不同的备选高校。(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