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高考体育加分出问题主要责任在地方
高考加分出问题,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与体育部门。8月10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转达了国家体育总局
高考加分出问题,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与体育部门。8月10日下午,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转达了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领导的意见。当天,浙江省纪委宣教室工作人员也首次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通报省体育局迟迟不查处高考体育加分造假考生的有关情况:对于浙江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你们重点采访浙江省体育局。
而浙江省纪委负责受理举报案件的同志明确告诉记者:已经有读者把中国青年报报道浙江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的内容与报纸,一并向省纪委举报。目前正在调查。
国家体育总局:高考加分与竞体司没有直接关系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青年报对浙江高考体育加分造假事件的报道,总局竞体司、宣传司领导都看了,且非常关注。近几年来,总局竞体司一直在严抓国家等级运动员审批、管理工作。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去年12月1日至3日,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在河南省登封市举办了全国二级运动员审批单位工作会议暨培训班。全国231个被授权审批二级运动员等级的地市级体育行政部门竞训工作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竞体司领导要求全国各审批单位从纠正体育行业不正之风的高度,加强对运动员技术等级审批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权责明晰、权责一致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打造等级审批阳光工程等。
关于浙江造假审批国家二级运动员,获得高考体育加分的事件,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说,从目前来看,高考加分与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没有直接关系。
查清造假考生手中的五环证书从何而来是关键
对于今年浙江55名跨区域参加2007年、2008年、2009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分区赛(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中原等赛区)的考生以测试成绩冒名顶替比赛成绩、造假申请审批国家二级运动员事件,浙江省体育局竞训处副处长汤宝春至今仍然认为,审批都是符合要求的。
汤宝春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们各市体育局审批时,他们拿出来的证书都是五环证书(国家体育总局颁发),是符合要求的,所以就审批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翻阅了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竞赛规程。规程基本明确这样一个原则:跨区域参加分区赛的选手成绩是测试成绩,不能作为申请审批国家二级运动员的依据(详见本报8月6日《浙江不查处高考体育加分造假考生有猫儿腻》报道)。换句话说,本次涉嫌造假的55名考生的体育比赛成绩不足以获得这些五环证书。
这些五环证书到底从何而来?从中国青年报记者掌握的证据分析,浙江这55名造假考生手中的五环证书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能通过某些暗箱操作,组委会滥发证书,把测试成绩当作竞赛成绩,把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或分区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偷梁换柱为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证书;另一种可能是考生通过某些利益集团运作,买卖、制作假的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竞赛获奖证书,以假乱真,申请审批国家二级运动员,获得高考体育加分资格。
对上述现象,正在江西省出差的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主任李正梅给予高度重视。她说,查实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通报。
地方对媒体曝光具有周旋力与免疫力?
自今年7月15日起,中国青年报相继刊发《浙江高考体育加分为啥不敢光明正大》、《浙江高考体育加分运动员证书从天而降》等5篇报道,引起了浙江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领导批示要求,马上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疏理,发现问题加以整改。
但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省体育局监察室7月19日从中国青年报记者处调取相关线索与证据后,至今没有向社会公布涉嫌违规加分考生的核查与查处情况。经过调查采访,本报在8月6日再次刊发《浙江不查处高考体育加分造假考生有猫儿腻》报道。同时,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否认了浙江省体育局的请示内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