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舞弊事件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黑幕
松原舞弊事件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黑幕 媒体报道,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吉林省松原市高考大规模舞弊事件,12日上午,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
松原舞弊事件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黑幕
媒体报道,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吉林省松原市高考大规模舞弊事件,12日上午,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来建华代表市委、市政府首次向媒体作出公开回应:松原市今年高考过程中共查出违纪考生33人,都按照规定对考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看起来,事件到了这种地步仿佛已经暂告一段落,因为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大有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势。比如,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来建华否认存在买场可能,松原市招生办主任张大军强调,抢卷子只是突发事件,而调查组也认为,这些案件(抢试卷、教师向学生兜售高考作弊器、替考等等)仅是个案,考场秩序总体来说还是好的。
即便按照调查组的调查结果看,违纪考生33人,利益作弊器材传诵高考答案的案件14起,控制犯罪嫌疑人34人也实在算不了只是个案,如果说这是个案,那么多大程度的作弊才不是个案?是不是全军覆没才不是个案?日前,新华社刊文称,松原高考舞弊已不仅仅是考生的个体行为,而是表现出了群体化和产业化特征,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与高考管理关系密切的个别教育工作者也已陷入其中。如果说舞弊已成产业化、群体化、有组织化和明目张胆化,这样的集体舞弊仍只是个案,那么看来该给集体舞弊重新定义了。
其实,尤让人颇感困惑的是,该调查结果指向的只是学生和两名老师。众所周知,在舞弊利益链条中,学生只是其中一环,老师也只是其中一环,还有其他重要的环节。比如,更多职务人员的参与。以买场为例,据报道,某买场成功的家长向人炫耀道:你要没有人,都看不到这单子(指提前知道的考场考生姓名、监考老师姓名等等)。本为机密的名单何以被买走?这足以说明,买场背后必有教育管理部门的职务人员介入。在前些年,松原曾爆出集体舞弊案,后来,有39人被处分,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4人,监考老师27人。以之参照,可以判断的是,舞弊的老师和考生只是桌面上的乱纪者,背后汹涌的必是握有权柄的职务人员。
其实,当地还有一种舞弊现象,即一些权势家庭的子女被保送名校。有媒体总结道,过去三年松原以省级优秀学生资格保送大学的,竟然全部出自官员家庭,无一人是平民子弟。我们足以看出松原高考乱象何其异化、扭曲,何其积重难返,何其让人感到绝望。
松原舞弊的最终真相是什么?是否就此戛然而止,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目前态势看,委实不容乐观。但这一调查难以取信于民,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从无数网民激愤而持续的抗议和质疑足以看出。为了以证视听,为了取信于民,不妨由独立第三方调查松原舞弊事件,或者由当地人大启动监督程序,邀请有关公民参与调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