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09年高考命题思路:变中求稳 注重基础
时间:2010-01-20 23: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命题组今年是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一年,总的命题思路是顺应课改、渐变过渡,表现为:对接新课改,努力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命题组
今年是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一年,总的命题思路是顺应课改、渐变过渡,表现为:对接新课改,努力体现新课改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即注重基础,着重考核学科能力和素养。今年试卷的难度要求与往年一致,保持命题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考虑到考生的广泛性,试题呈现“起点低、入口宽、有梯度”的特点。“变”中求“稳”,有效衔接所谓“变”,一是试卷结构上的变化。全卷不再按传统模式组成Ⅰ、Ⅱ卷,新分为语言文字应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作文四个板块,合理清晰。二是能力考核要求上的变化。在语文试题设计中增加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核。三是试卷中部分板块的考点、考查方式、赋分的调整、变化,像首次将主观题引入实用类文本阅读考试中,表达了浙江卷逐步向开放性迈进的态度。还有,试卷强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分值。四是综合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长,以新材料作文作为题型,立意既与材料相关,又可抒写独特的感受,体现了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对接新课改,突出能力立意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择了外国小说,呼应了新课改在内容上的变化,旨在引导考生重视选修课程,开拓阅读视野,关注与理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异质文化。《论语》考查的选料采用同一话题、两则并用的形式,两则语料论述的一则是举一反三原则,另一则是自主学习原则(也可以理解为身教原则),都与中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与新课程内容吻合。而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评析的设题,重在考查中学生理解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自选模块的设置是新课改高考方案中一项重大改革。考题所选材料为国内知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试题分别从散文内容、语言赏析和诗歌意蕴探求等角度设计,考查学生对现代诗歌散文的鉴赏与探究能力。语文卷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在细枝末节或个别名词术语上纠缠,突出检测学生对文章关键的把握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贴近时代,追求人文性应该说,本卷选材内容广泛,贴近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其内容涉及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南京大屠杀、三农问题、机关作风建设、大学生创业、乒乓球世界锦标赛、高考招生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题材表现多样化,体现时代气息。今年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文章围绕“大学通识教育”组织材料。论证过程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大学教育的深刻认知,但专业术语不多,适合中学生阅读。作文题以《绿叶对根的情意》中的一段歌词为材料,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歌词中“叶”与“根”及“我”与“你”的关系,然后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命题指向体现了人文性、现实性、创新性的特点,保持与往年命题一定的连贯性。创新发展正确导向整卷语言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经典著作、主流媒体和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等,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环保等方面;文体多样,涉及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夹叙夹议等多类型的文章,语言规范、地道。整卷考点统筹兼顾,分布广泛,突出重点,注意试题难、中、易梯度合理分布。如任务型阅读的内容是围绕当前社会经济热点做一次对成功企业家的访谈,话题涉及企业家理想、成功经验、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注重实践。考查目标由侧重寻读简单信息提高到理解、归纳和概括,由简单能力要求上升到综合能力要求,适当提高了难度。联系实际寓意丰富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是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在选材上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完形填空的文章反映了一群年轻人“亲历贫困,变心动为行动”的经历。再如,阅读理解的A篇所表达的人间大爱,B篇所散发的生活气息,C篇的实验探究,D篇的人文关怀,E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文章要求考生用心阅读,读出味道,体会原味,激发探究兴趣和学习热忱。(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