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心理学专家:高考前如何适度放松调节(2)
焦虑型个性。会反复担心与考试有关的任何东西,比如担心自己没复习好、担心没睡好等等,总是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考前通过行为方式的放松是最有效的,比如放下书本去运动不去想考试的事,这是最
焦虑型个性。会反复担心与考试有关的任何东西,比如担心自己没复习好、担心没睡好等等,总是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考前通过行为方式的放松是最有效的,比如放下书本去运动不去想考试的事,这是最快最有效解除焦虑的方法。
强迫型个性。他们会担心自己出错,反复复习同一科目,或同一内容。这样很容易出现复习上的疏漏和偏差,比如他自我感觉英语差,结果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英语上,其他科目反而疏漏了。这样个性的学生复习时需要制定一个计划,规定自己两个小时复习英语、两个小时复习数学、两个小时复习语文等等。就算感觉那个科目还没看好,也一定要停手按照计划看其他科目。
稳健性个性。这种个性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他们不需要太多担心,自己也不会太过紧张,复习也会有条不
紊。这类学生若出现过度紧张或焦虑,往往是由于父母的过度焦虑引起的。
父母期望高孩子太紧张
周伯荣主任很想提醒考生,从他以往接诊的个案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高考前过度紧张,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其中有社会的原因。考上好大学意味着将来有份好工作还是次要的,更意味着不让父母失望,证明自己有能力,让父母在人前有面子、有荣誉,证明父母的教育有方等等。正是这些附加的东西压得孩子们透不过气来。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幸福,又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周伯荣说,不久前,他看到公布的中国富豪500强里,有40%的人学历都在中专及以下。这说明学历低也可以有大作为,不是建议大家都要去当“富豪”,这至少可以修正我们的观念,别给孩子太多学历上的压力,让他们的潜能真正释放出来,才能有更多创新性人才。当我们整个社会唯学历论、挤高考独木桥的观念转变了,就不需要心理医生谈考前紧张的问题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