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湖南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共录新生28.2万人

时间:2010-01-20 19: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湖南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近日圆满结束幕。今年,全省报名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42.5万人,比去年增加7.6人,增长21.7%。到目

  湖南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近日圆满结束幕。今年,全省报名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42.5万人,比去年增加7.6人,增长21.7%。到目前为止,全省实际录取新生28.2万人,录取率为66%。其中,录取本科新生11.1万人,专科新生17.1万人;文科类新生12万人(含文科音乐5674人、文科美术13128人、文科体育1087人),理科类新生14.6万人(含理科音乐273人、理科美术1960人、理科体育3221人),职高类新生1.6万人。

  今年湖南省招生录取工作面临的形势是“两紧一高”,即计划紧、政策紧,实施“阳光工程”要求高。为此,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招委、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和“一切为考生着想,全力为高校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严格执行录取政策和招生计划,严格按制度、按程序操作,严格录取现场管理,切实优化服务,赢得了考生及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今年招生录取工作非常重视。杨正午书记、周伯华省长、谢康生副书记等领导分别听取了湖南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今年的高考工作,并对录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副省长许云昭在招生录取期间深入到招生录取现场视察工作,强调招生工作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一定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真正实现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落实到招生工作中,确保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录取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邹卓鹏一直坐镇一线,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并亲自接待来访考生和家长,为他们排忧解难。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的同志带着许云昭副省长的亲笔信,分赴北京、上海、南京等高校重镇,推介湖南生源。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招生考试机构和各招生高校均将录取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中心工作来抓,层层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集中精干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各级的工作,确保了整个录取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二、政策机制体现公平。今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办法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完善。在录取优惠政策上,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优惠分不叠加,附加分的最高分值不超过20分;取消和调整了一批优惠项目及分值,增设了具有正确导向的加分项目,使优惠政策更为科学、合理、规范。在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办法上,独立设置的31所艺术院校自行划定专业及文化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对在湘招生的外省其他高校本科设定200分的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志愿设置上,第一批、第二批志愿栏专业志愿由4个增加到5个;本科民办院校从参加第三批录取调整到参加第二批录取;第三批(独立学院)学校志愿由一个志愿改设为两个并列第一志愿;取消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的学校服从志愿等。由于招生政策和办法科学合理,从机制上保证了公平公正,整个录取工作呈现可喜形势:一是考生出档率高。第一批并列一志愿投档,实际出档21360人,缺档率为6%,只有44所院校未投满,通过征求志愿后全部投满。第二批通过并列一志愿投档和征求志愿后,省内除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医学院和中南林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外全部投满。二是高分考生的录取走向很好。今年湖南文、理科档分600分以上考生为4540人,比去年增加220人,第一批投档结束后,文科600分以上的只有8人,理科600分以上的只有6人没有出档,没有出档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填报过高、专业不服从和考生自愿放弃录取。三是高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在第一批录取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对我省生源质量非常满意。湖南二批院校投档线比往年大为提高,尤其是省属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大大提高,投档线普遍高出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文科高出20分以上的8所,高出10分以上的3所。四是考生自主选择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今年在录取各批次中首次实行网上征集志愿,大大方便了考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省各地的征求志愿全部向市州汇总并按时上报到省,数据准确。第一至四批共有45328人填报了征求志愿,实际录取新生16320人, 充分满足了考生的意愿,维护了考生权益。特别是专科批次取消了服从志愿,今年要求退档改录的考生明显减少。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