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各地资讯 >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考研培训市场成“三不管”地带 亟需有效监管

时间:2010-09-13 20: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10考研热潮刚刚退去,2011考研备战却已烽烟再起。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使得考研人数继续逆势上扬。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考研报考

2010考研热潮刚刚退去,2011考研备战却已烽烟再起。
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使得考研人数继续逆势上扬。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考研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突破了140万人大关。考研培训市场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次膨胀,呈现一片火热景象。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上海市场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考研机构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招生大战。如今暑期到来,考研机构变得更加忙碌,纷纷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为迎接暑期的培训市场埋下伏笔。然而,考研培训机构发展良莠不齐,广告宣传优于教学质量,诚信问题备受诟病。考研市场被指长期缺乏行业自律和相关部门监管,如何规范这一市场,使其在有效的监管下阳光成长,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培训机构已达1500多家
在我国,考研市场实际是一个非常年轻、尚不成熟的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家考研培训机构成立以来,我国考研市场只有短短的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然而自1995年以来,考研热带来的快速增长的培训需求形成了日益庞大的考研市场。大量的考研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提供硕士入学考试的英语、政治、数学等国家统考科目的辅导,有的甚至还开设了专业课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考研培训机构总量已达到了1500多家。
复旦大学的小苏是09级的研究生,大四时选择了考研。在准备考研的阶段,他报名参加了英语和政治科目的考研辅导班,还购买了很多考研辅导图书和报考专业资料。其中光是读辅导班一项就花费了他将近3000多元。小苏说,自己身边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报了一个辅导班,就算没有太大的帮助,图个心安也好。
有人曾对一些高校密集地区的考研培训机构做过粗略统计,一家规模不大的考研机构的年利润轻轻松松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据业内人士估算,按照平均每个学生花费1000元保守计算,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140万,考研培训的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4亿元。
研究生考试被大多考生看作是继高考后改变自己命运的又一次机遇,为了踏进名校门槛,考生们在备考时势必卯足了劲,买辅导资料、参加培训班这便成为考研培训市场日益火爆的原因。
广告铺天盖地水分太多
如此庞大的培训市场,如此丰厚的利润,各家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就愈演愈烈。
为了争夺生源,很多考研培训机构利用分发广告宣传单、张贴广告海报的形式招揽生源。
有学生告诉记者,一些培训机构还在学生中征集校园招生代理,每招到一个人便给予一定数额的提成。而每到考研时节,这些宣传单的无孔不入也让学生们哭笑不得:寝室门上的把手、门缝、盥洗室的镜子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再看看这些广告上的内容名师指导,考研冲刺、全国一流名讲,考研辅导第一团队等等话语大同小异,全然一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姿态。对于辅导老师的吹嘘则更是如出一辙,像是金牌教练、考研辅导第一人、最权威的专家等等。这些打着100%包过班、2010年考研英语大小作文全部命中、政治大题全部命中等等承诺旗号的考研机构究竟有多少是可信的,着实让人感到困惑。
参加了某培训机构春季基础班的同济大学的一名季姓同学直呼上当了。我当时去报名的时候,他让我去试听了一节课,当时那个试听的教室很小,装修也很好,没想到等我报了名真正上课时才发现,还是被拉到一个报告厅里去上课了,所以我觉得我上当了。与之相反,正在为明年研究生考试准备的考生小赵就没有选择参加辅导班。我觉得他们说的这些东西都很荒唐,比如说大小试题都押中了,如果是这样那不是比泄题还严重。很多辅导班只要上课提到过的一个概念考到了就说押对题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把大纲要求的东西都背了不就都押中题了吗?!(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